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读者》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重下滑,被传发不出工资?
读者,万元,鸡汤如何看待《读者》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重下滑,被传发不出工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8月21日晚,读者传媒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其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均呈下滑态势。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读者传媒营业收入约为3.0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401.6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475.0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3.26%。
读者解释为纸张上涨导致了成本上涨和净利润下滑。此外,半年报中虽未披露员工情况,不过从过去两年的年报中,也可发现读者传媒的员工人数呈下滑趋势。2016年、2017年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的员工分别为513人、452人。具体表现在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读者传媒应付职工薪酬468.24万元,与去年同期2700万元相比减少了82.66%。读者近期还遭遇高层人事风波。今年6月,读者原董事长王永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副董事长陈泽奎已经离任,目前赵金云担任读者传媒副董事长。《读者》曾经陪伴多少人的学生时代?如今这份杂志还好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者》还是《读者》,还是再传播好的文章,而真正改变了的是当今现实社会所带来的各种压力所压迫下的读者们,心灵都在如何挣钱和权术的门道上了,哪有心思去找一篇好的文章去涤荡心灵。读者少了,《读者》也就慢慢离大家远了。与其说《读者》变了,倒不如说读者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看《读者》,差不多每月都会买,一直到2000年。
也许是岁数大了,人变得更为现实了,三观也变了,所以后来就感觉这本杂志有点太.....
总之就一局话:
唉,发了那么多心灵鸡汤,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细想想,也是呢,现在经济那萧条,人的心情差,何来胃口?没钱,哪来的心情?钱多胃口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统文学得没落,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因素。自身,扭曲的价值观视做真理的行为,让这些传统文学的内容越来越脱离大众,并且缺钱故事性。既没有可读的艺术性也没有可读的价值。外部环境来说巨大的压力造成了人们生活时间和精力的碎片化。已经很少有人还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慢慢品读一篇文章。于是快速并不需要头脑去思考的碎片化网文开始火爆起来。→_→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就像二十年前的传呼机一样,终究会被现在的智能手机替代,再过5年随着科技进步,个人笃信智能手机会被更智能更方便的东西取代,人类总在进步,这是规律!变,才是永恒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鸡汤文、特别是国外鸡汤文与现实差距很远,现实中的问题远不是鸡汤文能解决的,况且,当年能出国学习生活的人非常少,一篇国外鸡汤文能产生巨大反响,现如今很多人都在国外生活经历过,国外的现实情况经历的太多,那些鸡汤文肯定会没有市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