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让浮躁的地球人静下心来,人类到底需要什么?
自然,人类,地球如何让浮躁的地球人静下心来,人类到底需要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思考人类与自然,人类在无休止的欲望进取中,逐渐在毁掉我们的地球家园?五千年的人文历史,按现在的破坏速度,地球与人类已失去了和谐,恐怕再没了下个五千年,现在,人类到底需要什么?这是值得地球人深思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感恩您的关注,需要的是醒悟,需要听无上觉者,佛,说法,因佛说的法,是真正的科学,是告诉我们宇宙、世界,万物的本源及运行的规律。而人类认为的所谓的科学,是思想意识产生的颠倒学说,是研究物质的表面而非本源,即使现在的所谓夸克、潜意识、灵魂,量子等等,也只是在表面上做文章,想要到达本源,不按照佛说的方法去做,不丢掉人类的种种妄想,颠倒,永远也达不到!人类的种种欲望就是妄想,他破坏了生存环境,导致灭亡,借用佛说的话就是,世间凡夫,不能得知,南无阿弥陀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人产生于自然,古代人敬畏自然,崇拜自然,保护自然。
地球孕育了生命,所以地球丰富多彩。生物不停的进化,所以产生了人类。人类脱胎于动物,具有动物的一切特征,但语言、情感的出现,人类产生了道德,并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人采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贯通三才,生之于自然,适应于自然,并影响和改造自然。可以说,在所有生物中,人的能动性是最大的。正因为人的能动性巨大,对自然的破坏性也最大,所以在所有的动物中,人才是最可怕的。
人类生之于自然,一切生存条件全部来之于自然:光、温、水、气、营养、空间,人不停的向自然索取。那么,在自然界中,人是如何定位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古代先哲们早有定论,“天人合一”、“人法地”观点深入人心,在这个定位中,人作为自然界生物的一个环节而存在,同时又受到自然的制约。这样的定位极其正确,并延续了几千年以来人类道德: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试图强烈的改造自然,不枉杀生命,保持自然的完美性,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资源。
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更因为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人们已经开始盲目乐观的认为:只要科学发展了,人类就会进步,就能做自然的主人。已经忽视了或者已经遗忘了人是怎么来的,人与自然处于什么关系?
正是由于这个盲目乐观的现实的存在,人们对自然处于一种无序、无度的开发状态,并造成了严重的、可怕的自然界对人类的大报复:各种传染病,黑风暴,沙尘暴,地震、海啸。鉴于这样的情况的发生,笔者一直在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究竟是什么?——是自然的主宰,还是自然的一员?!
在过去,人们感谢上天,感谢上苍给了人们生活资料,感谢奇伟壮丽的山川大地给了人们精神的愉快,所以人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不浪费自然提供的一切。于是人们按照人间的秩序创立了神仙来进行祭祀;创立了宗教来净化人们的思想;根据自然的规律制订了节日来颂扬自然的伟大,来祭祀先人,来体会融于自然的快乐。例如:大年初一、正月初九、正月十五、二月二、三月三、五月单五、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九月九、十月一、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等节日,都具有特殊的意义,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的。
二、要做到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人类才能长久生存。
人能胜天么?答案是的否定的。天不仅仅是指的地球的自然环境,更是整个宇宙各种因素的统称。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活的基础首先是地球的自然环境,其次,还要受到其他星球的影响,任何影响到地球环境的星球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地球生物的生存。而人的足迹仅仅在地球活动而已。所以,人是不能胜天的。而宗教在某些方面来说就是为了保护自然而产生的。
地球环境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生活的家园,我们要保护他们,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人类的长久生存负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呀!贪得无厌!对事物放弃原理,原则,原力!只看重表象与结果!好像挖到篮子里的都是财!其不知生存问题需要全面系统考量!生产力可以改变生活条件!但永远无法替代人际关系天地自然关系!不论上帝存在不存在!但上帝的全局一盘棋的思想理念,必须有人来维护!以保障世界性共公共同大局生存空间的正常运作!一一一引航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地球,一个伟大的母亲,她也需要爱与被爱。可现在她的儿女正在疏远她,嫌弃她。甚而在逃避她,想毁灭她。多么歹毒的人类?寝其皮,饮其血,吸其髓,碎其骨,不怕遭报应么?
天上地下污染掏空,无穷索取无可复加,母亲日夜不安,生不如死,想投水已沒了气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