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山西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寺庙吗?为什么?
山西,寺庙,农村山西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寺庙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南方特别广东地区多祠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山西多寺庙的原因,可能很多人会归结到山西有佛教圣地五台山,净土祖庭玄中寺这些原因,当然这也算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山西多寺庙我想主要是以下原因:
1.山西封闭的地势:山西东边从南到北太行山,西边从南到北吕梁山和黄河,南边中条山和黄河,最北边是外长城和阴山,再往南是内长城和雁门关句(gou)住山,所以是一个十分封闭的地势,自古以来都是易守难攻,封闭的地势在现代也造成了山西封闭“落后”的思想,所以在全国都在破四旧之类的“活动”时候,山西很多村子自发保护这些庙宇,比如长治观音堂,当时老百姓就是用泥把塑像都糊住才保住了塑像,成为我们山西三大悬塑之一。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正是山西这些“落后”的思想,才给我们中华民族保留了文化之根。
2.山西干燥少雨的气候,山西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所以自古以来气候干燥,像南方为什么庙宇少,并不是原来没有,而是多雨,寺庙多木建筑,多雨就容易损坏。
3.山西尤其是雁门关以南,从明代以后就少战乱,还是上面讲的地势的原因,所以在元末明初官方组织了七次大移民,所以就有了北方人多是洪洞大槐树出去的后代的说法。就是这个原因在后来历代兵祸都对古建损害较少,抗日战争虽然在山西也打,但是八路军总部所在的晋东南保留了全国50%的宋辽金以前的古建。不能不说一个奇迹。
综上所述,我想南北方古代都有庙,南方因为气候,北方其他地方因为战乱和地势的原因保留较少,只有山西保留最多,唐代四个木构都在山西,五代三个都在山西,元宋辽金占了全国的70%,所以就有“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民俗传统,文化厚重,薪火相传,世代沿袭。每个村有每个村的历史,每个村有每个村的文化,使这里的老百姓历史观念传统积淀很深,这就是山西农村真实的写照。
庙也许是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更多的是山西农村人生活习俗,和农村人怀旧的情结。因为在山西古老的农村,老槐树是他们记忆,寺庙更是他们的心灵寄托生活的慰藉。
年百年来,每当干旱缺雨的年份,每当庄稼丰收的喜悦,每当缺医少药的那个时刻……,纯朴善良的山西农村人靠什么,靠的是庙神灵的安慰和护佑,也许别人看山西人这么愚,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山西人多么忠。
大家也别说山西农村庙多,庙多且保存的多,那是对山西文化的认可,更是世人所评价的“地上文物看山西”的最有力佐证。
山西农村的庙多,也许是个传统符号,更多的是文化内涵。借助寺庙而产生的古会和庙会早已定格在山西农村人的脑际,业已成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传承和弘扬,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让宝贵的东西永恒,应是广大山西农村人的生命的精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无阿弥陀佛!山西的寺院很多,释净沙去榆次就见到相隔不到十里路的两个村子都有寺院。特别是寺院的柏树。释净沙希望有缘去山西住持一个村里的寺院,敬请有缘佛弟子和释净沙法师结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村都会有庙,而且不止一个。我们村(是村,叫堡,现在是一个村民小组)估计有上千年历史。原先四面有五、六米高土城墙,北边正中有砖砌城门楼,装有厚木门,是进出村唯一通道。据老人讲,城门外有奶奶庙、马王庙。城内正对城门有一小庙,十多平米,是我见过的,应该是城隍庙吧。堡内有三条巷,中巷西头城墙平胸高有一砖砌神庙,宽、高二尺左右。我见过里面供奉的一尊泥塑彩绘神像,二十多厘米高,当时已无头,不知道是不是土地爷。家家户户进门山墙平胸高大都砌有一平尺多土地爷庙。回应题问,庙,应该每个古老点的村都有,不过不是寺庙,没有住持僧人,也有别于“祠堂”,是村众朝拜祈福寻求心理慰籍之所,也是对人的一种自我心理约束。在平时也给流浪乞讨人提供了御寒避风雨存身之处。在此特别说一点(我个人理解),本地方言“庙”字读音很有意思,一声表示大,如关帝庙,奶奶庙,马王庙,龙王庙等等,四声表示小,如家户屋山墙上的土地爷庙,我们村内正对城门的小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必须有。古上传下来的文化理念、宗教意识还要继续传下去。我能记住的我们村就有五道爷庙、关帝庙、天地庙、土地祠、观音庙、文昌阁、魁星阁等。逢年过节都有祭祀。经历了文革破四旧,这些庙已经不见踪影,现在只剩下每家每户在自己房子里摆些供来祭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