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如何看?
企业,公司,财务报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如何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就是在践行“量变产生质变”的原理。
越是零基础的朋友,越是要通过大量阅读,在大脑中植入那些商业概念、财务概念、产业概念等等。
第一次阅读三百多页的年报,任何零基础的人都是非常痛苦的。如果没有大学里学习相关财务专业课的基础,大概率可能像读天书一样看不懂。
怎么办?继续读。看不懂也继续往下看。也许看完第一遍要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没关系,万事开头难,这就是我们学习阅读财务报表技能的第一桶金。
第一遍读完之后,很可能读完就什么都忘了,因为什么都没有理解,无法形成记忆。没关系,开始读第二遍。
按照一般情况,读第二遍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原来可能什么都看不懂的内容,有少部分忽然自己就明白了、理解了。
当第二遍读完的时候,可能还是记不住太多东西。但是隐隐约约能够感觉到,自己有点儿入门了。
这就是一个非常可喜的进步了。然后开始读第三遍。这一次大概率会感觉到,自己莫名其妙又突然理解了更多内容。
等我们再多读几遍,感觉自己大概理解这家企业是干什么的、干得怎么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找一家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年报,继续学习了。
当我们读到更多企业财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大同小异。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里面的一些概念、描述、甚至排版方式,都差不多。这就其实慢慢跨进触类旁通的阶段了。
很多朋友会觉得,我们这里根本不是在教怎么阅读财务报表,这里是在教怎么读书啊!
开头就说了,我们这里喜欢探讨通用原理。大家稍微想一想就能明白,上面说的这个方法,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本质上,就是我们之前文章里面探讨过的,在大脑的神经元内植入各种概念。一次阅读产生的刺激不够,就读第二次、第三次。多读几次,神经元上的概念就建牢固了。
再读下去,大家就会发现,那些概念所在的神经元之间开始相互建立连接,新学到的那些概念相互之间被联系起来了。
慢慢地,一个一个单独的概念点连接成知识网,知识网越织越密形成认知体系,最后就产生了对某个领域的理解力了。
理解力本质上就是一张能够给你逮住问题的知识网。这张网越大,织得越密,你能网住的问题就越多,也就代表你能理解和解释的问题就越多。
企业年报上最浓缩的信息,就是所谓的三张表。一个是资产负债表,一个是利润表,一个是现金流量表。
我们这里说的是“最浓缩”的信息,其实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三张表不一定是最有用的信息。
第一个,资产负债表是什么?本质上就是了解一下企业的家底,有多少资产,有多少负债,股东们投了多少钱。
这张表最核心的价值,是告诉我们企业表面上看起来是否健康。
像我们人一样,体重这么多,到底有多少是脂肪,多少是肌肉,多少是骨骼,等等。脂肪太多就太胖,会有极大风险引发各类疾病。
资产负债表告诉我们,企业这么多资产,有多少是借来的,有多少是短期债务(很快要还的),有多少是长期债务(慢慢偿还的、可能还是分期的)。
当然,分析资产负债表还有很多学问,不然会计专业也不需要用本科四年来教那么多东西。
第二个,利润表是什么?本质上就是企业的经营结果,这一年干下来是挣钱了,还是亏钱了。
如果挣钱了,哪些业务最挣钱,哪些不挣钱。如果亏钱了,哪里领域花钱最多,哪些业务入不敷出,等等。
第三个,现金流量表是什么?本质上是企业的生存能力。别看有的企业一直在亏钱,但人家就有本事一直搞到融资,有现金流续命。
别看有的企业利润表是赚的,但是现金流严重不足,怎么看怎么都像是撑不到明年的。这就是现金流量表的核心价值。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一定会产生一个重要疑问:照你这么说,没个十年八年的,我们都别想学会阅读财务报表了?尤其是零基础的!
这倒不一定。要达到精通的水平,比如能够去上市公司当财务总监,那个确实要至少十年八年的修炼。
但是,单纯就投资而言,财务报表不需要你读得那么细。我们也不需要知道速动比率是什么、怎么计算,也不一定要知道所谓的杜邦分析法。
投资需要知道什么?
第一,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当下有没有在转型升级。这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
之前的文章一直在强调,炒股一定要投资,不能投机。投资,实操上就是买朝阳产业的龙头企业。
我们怎么看出上市公司是不是朝阳产业的龙头企业?就是从公司财报里面的信息,找出公司收入占比最高(或者至少第二高)的业务,以及公司在这块业务上的相应投入。
如果公司收入占比最高(或者短期内有望成为最高)的业务处于未来大概率增长的赛道里(比如新能源、大健康等),那就说明这家公司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属于朝阳产业的一份子。
接下来就要对比这块收入和同赛道内的其他主要玩家的同领域收入,如果确实比其他所有公司都领先,那就说明这家公司确实是这个赛道内的规模龙头。
现实之中,大家一定发现有些企业为了拉抬股价,而去蹭热点、炒概念,把自己包装成某某概念股。
那么,我们只需要研究一下他们在这块概念领域的收入,占其整体收入的比重,以及他们在该领域的投入情况。
如果收入占比仅仅只是一小部分,那就说明确实只是炒作概念而已。如果真的占据了很大比例且持续在增加投入,那就值得我们认真对待这家企业了。
我们要注意,这些信息很大程度上,并不来自于前面所说的三张报表,而是来自于给那三张表的注释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年报能有三百多页甚至更多的原因。
第二,投资需要知道企业这一年和上一年对比,有哪些变化趋势。
之所以前面说,推荐大家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方式来读上市公司年报,就是要大家从报表数据的那些注释内容里面,寻找蛛丝马迹的信息。
有些朋友可能听说过,好几年前经常听到股民朋友说,那些金融学、投资学教授把财务报表分析得飞起,也不能在股市里面赚钱。
这其实是以一种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玩笑形式,说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那三张报表本身的信息量其实是有限的。
数据确实重要,但是数据变动背后的原因,才是更加重要的信息。单纯研究收入增长下降、利润增长下降、成本增长下降,是研究不出企业的真实状况的。
比如说,最新财报显示,企业净利润下降。光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明什么?说明企业不值钱了、竞争力下降了、还是成本管理失控了、亦或者是其他什么问题?
没人能从仅仅几个数字上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那怎么办?我们就只能从其他几百页的内容里面寻找答案。
净利润下降可能是行业整体下行(可能是遭遇类似疫情的重大冲击,也可能是行业本身处于夕阳阶段),也可能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还有可能是原材料涨价但产品售价不能涨,以及其他原因。
上一篇:如何评价“小鲜肉”的片酬水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