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应该如何学习识读草书?
草书,章草,书法应该如何学习识读草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应该如何学习识读草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草诀百韵歌》,里面的字都是集书圣王羲之的字,是万历年间一位叫做韩道亨的书法家撰成的,他将草书主要的部首、用法及部首间的区别,用五字一句的顺口溜编写出来。
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草字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并且边上用楷书标注,非常容易辨识和记忆。
草书和行书不同,不是简单的讲楷书的笔画连在一起就成了草书,草书的字好多都是书法符号,符号之间又非常雷同,好多普通老百姓也非常的喜欢草书,但是没有人指导,难度非常大。韩道亨将草书变成了顺口溜,普通人家就算没有人指导也能够自己对照着练习,非常受欢迎,后世对韩道亨的贡献赞叹不已。
有人说草书是书法的最高层,是灵魂深处的现实反应,是情绪的爆发点,必须要酒后才能写好,缺少了酒是写不出来的,著名的书法家张旭和怀素就是酒后作书的,据说张旭没有喝醉酒,他是不写字的。
草书创作中,美酒确实能够助兴,但是并非如普通人想象的那样,没有酒就写不出草书,草书还是有法可依的。
《草诀百韵歌》给草书爱好者的帮助比美酒可是大多了,好多人将这本书当作草书的字典,随时翻阅,随时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如何学习识读草书?
由于草书有一套独立的笔法、结体系统,并且与现在的学习和生活关联度较低,因此,学习起来有点难。
历来学习和欣赏草书的人都会面临识读困难的问题。除了熟悉的词句,往往靠猜,难免贻笑大方
草书源于隶变,初为章草。
章草在汉代兴起,有说是汉章帝所创(或推行),一说是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
根据历史的发展规律,章草不可能是一人一时创造出来的,必然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由初创、完善、发展、成熟等几个阶段。
章草之后,出现今草,变章草的字字独立为相互引带,气势连绵不绝,尤其是狂草、一笔书等,字形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不管是章草、今草、还是狂草,都存在一个识读的问题。
因为草书有独立的结体,其偏旁部首等已经成熟到符号化,俗称“草书符号”。有些字的结构差别甚微,在一篇书法作品中要靠语境等方能区别。
因此,草书的识读,需要下专门的功夫。但是,因为草书符号的存在,以及结体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因此,识读起来,并不是无从下手。
我个人习草书是从章草开始的,因爱其古雅可爱。根据我的老师的建议,先从王世镗先生的《章草草诀歌》,一边练习,一边认字。因其字数有限,又补充了《章草传帖》、《章草大字典》、《章草辩异手册》等,用以补充识读的范围。
后来,由章草过渡到今草,增读集王羲之的《草诀百韵歌》。并收集智永,怀素,等草书帖。
虽然下了若干功夫,仍不能尽识,一是本人资质愚钝,二是草书的识读确有其难。
所以,草书的识读,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要伴随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
本文为昭明书馆原创,可参照另一篇章草选帖的文章一块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草书分行草与狂草,我觉得之所以草难辩识,主要是对篇旁部首的要领,欠缺了解,往往误之毫厘,错之千里!
特别是狂草,历史上的书法名家们,各自都有自已的写法,但形不离宗,偏旁是主要的基础,不可以出格违法,书法,书是指写。法,是所定规矩范围,出了圈,就是违反了书写的章规了。
其实我也是酷爱书法,但只知皮毛,离懂甚远,随便发声,有不正之处,鞭正为师,斧正是友!
见意爱好书法的朋友们多几遍《草书礼部韵》书写、辩识有很大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写像;
2.反复单字练习,较真,还是写像;
.练习简单笔画,复杂笔画,线条的丰富性;
3.章法,
4.临创结合;
5.总之,要下苦功夫,书法是寂寞的,孤独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武功千试来,笨功悟道一点通,
上一篇:有哪些书法评论的书籍推荐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