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无练字基础,想学行书,临谁的字帖比较好?
行书,颜真卿,书法无练字基础,想学行书,临谁的字帖比较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无练字基础,想学行书,临谁的字帖比较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实话,没有一点基础,直接练行书,困难不是一点点,但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行书学习,从“二王”入手当然是正途,但一点书法的基础都没有,想直接练《兰亭序》《圣教序》,困难肯定不小,尤其是《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有很好行书基础的人练起来,也是很难理解的。
那该学谁呢?对,就是那个被称为“史上最接近王羲之的书法家”赵孟頫。
宋朝末年,因尚意而过度轻视技法,书法终于一撅不振,此时赵孟頫力主师法晋唐,走出了一条复古为新的道路,对元以后的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孟頫的重要贡献之一,是简化了二王笔法,让王字更易为人所接受,为行书从赵字入手,进而再上溯魏晋,无疑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当然,由于宋末元初时已没有东晋人以玄风为背景的风韵,赵孟頫临摹的拓本字帖,与钟王原写本的精神已有距离。
况且,晋人席地而坐、悬空书写,与元代端坐高椅、据案书写的姿势截然不同,书写效果判然有别。
故赵孟頫虽主观上追摹古人,实际上却产生了一种貌似古人的新书风,这即是“尚态书风”的起源。这是我们临习赵字需要注意的。
当然,虽然说从赵字入手学习行书,不愧是一种好方法,但我仍主张在练习赵字的同时,临习一点唐楷,可能对你系统学习书法更好。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初学书法,该临摹谁的帖子比较合适呢?(答: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
2.比如用什么号的笔比较合适?(答:初学者用普通的笔就可以了--参考价在10元左右);
3.还有就是在练习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答:下面我推荐个人学书法心德供参考:)
练时一定要静心而练,从笔划入手:横画(逆锋起笔,向右下按笔等)、竖画(折笔向右下按,转中锋向下涩行等)、撇画(逆锋向右上起笔,出锋之处不滞不浮等)、捺画(逆锋起笔,逐渐加力铺毫等)、折画(起笔如同横画,写到转角处笔要轻提上昂等)、挑画(逆锋起笔,折笔向右下顿笔等)、竖勾与弧勾(竖画写到末端,唯竖段微曲等)、横勾(横画写到末端笔锋轻提上昂,向右下顿笔作点等)、卧勾(顺锋起笔,由轻面重向右下曲行等)、点画(分方点、杏仁点、撇点)。
练写毛笔字书法的要领:
练习笔书法这个最重要的是兴趣,要想速成也没什么太好的方法,因从头开始打好基础写字才会扎实。先练习笔画:点、横、竖、撇、捺、提、竖钩、弯钩、斜钩、卧钩、竖弯、竖弯钩、竖提、横钩、横折、横折钩、横撇、撇折、撇点、等等这些基本笔画要领。我建议练习庞中华的字都几好的,要照着字帖模仿他的间架结构,然后用自己学到的基本笔画去写,很快就会有很大收获。每天练习时间,这个一开始的时候如果有时间最少不要低于1个小时,如果有兴趣其实不用很长,连续一个月应有成效,这样坚持一个月,然后自己自然就会自觉每天去写,不用写太多时间太长加班加点会太累反而没效果,后期每天写25-40分钟就行。当然是加强兴趣,买一本基础笔划的字帖,即是阐述怎样写偏旁部首的,和结构布势,那些书法家不是历经十年数十年而成的.所以选到那位就习惯爱上那位书家的字来练就行了。我也是这样的练习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包括《祭伯父文稿》、苏轼《寒食帖》根本就不是书法初学者该学的,而是欣赏的极品,高阶的读物。
颜体行书原本就是可以与王羲之并驾齐驱的超神存在,颜体楷书并不能代表鲁公的书法境界,颜行才可以,足可撼动二王。
这件作品才是学颜体行书最好的字帖!
《颜真卿三表帖》作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
有的帖啊,高到什么地步呢?不要学,想学的时候功力不够,会把随性当成高妙、不在乎法度当成笔法典范。等功底和见地够学了,又不必学了,读一读就明白了,笔下已经有了,根本不必嘿扎嘿扎地临习才学得到。
两祭稿、兰亭序、寒食帖、金山寺轴和傅山几个大轴,都到了这个境界。
其中《让宪部尚书表》为唐肃宗授颜真卿为宪部(即刑部)尚书时,颜真卿自薄自谦、表示辞让的奏章。时间早于《祭侄文稿》(758年)一年,为安史之乱爆发后17个月后。颜真卿在此表中对自己因固守平原而被擢升,表示谦让,以为此乃人臣本分。而对弃郡却抱着戴罪的心理,要求朝廷“重贬臣一官,以示天宪,使天下知有必行之法,则有必赏之令”。全文共 615字。
因现存刻石多种,分居各地,未能得到书法史学界重视,原因之一就是版本大同小异,以拓传拓,以讹传讹,颇失颜书风貌,未能显现颜书风韵。不论笔法与刻工与《争座位稿》大相径庭。应列为颜真卿行书不可多得的代表作品。虽为残卷,不失为一件难得的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研究文献的重要补充。
颜真卿在此表中对自己因固守平原而被擢升,表示谦让,以为此乃人臣本分。而对弃郡却抱着戴罪的心理,要求朝廷“重贬臣一官,以示天宪,使天下知有必行之法,则有必赏之令”。
全文共 615字。因现存刻石多种,分居各地,未能得到书法史学界重视,原因之一就是版本大同小异,以拓传拓,以讹传讹,颇失颜书风貌,未能显现颜书风韵。不论笔法与刻工与《争座位稿》大相径庭。
《颜真卿三表帖》作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全文共 615字。《让宪部尚书表》残卷在很多方面出色地表现了颜真卿书法艺术特点,加之精湛的刻石艺术,高度忠实地再现了颜真卿墨迹本涵盖的信息。被列为颜真卿行书不可多得的代表作品。虽为残卷,不失为一件难得的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研究文献的重要补充。颜真卿在此表中对自己因固守平原而被擢升,表示谦让,以为此乃人臣本分。而对弃郡却抱着戴罪的心理,要求朝廷“重贬臣一官,以示天宪,使天下知有必行之法,则有必赏之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