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郑成功当年是开疆拓土还是收复失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台湾,开疆拓土,荷兰郑成功当年是开疆拓土还是收复失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因为,自从郑成功在台湾岛建立中国代表政府,世界上还没有现代意义的领土概念。
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郑成功是收复台湾,同时也是开疆拓土。
因为,在台湾岛建立中国政府代表机构,确实是从郑成功开始的。
在郑成功以前,没有明确的领土管辖,但是,已经有一定的经营,尽管不是台湾全境。毕竟,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限。
退一万步来说,郑成功最后驱逐荷兰人,有效实现了对台湾岛的管理权,那也属于优先管理,何况,中国对台湾岛的发现管理也是最早的。荷兰人在台湾岛的历史,也只有区区38年,有趣的是,郑成功出生于日本的那年,荷兰人进入了台湾岛,而郑成功去除荷兰人的那一年,正好38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是收复失地,不过当初郑成功的初衷不是这样的。郑成功需要的是战略转移,借台湾岛作为“复明”千秋大业对基地。
荷兰占据台湾,纵横于东方海上,直接与中国东南海上霸王的郑氏发生了严重的利害冲突。郑芝龙降清后,这种冲突就由郑成功承受下来。
清顺治九年(1652)台湾发生郭怀一起义,荷兰殖民者怀疑为郑成功所策动,即对郑到台的船只严加检查,并在海上截捕郑的商舶。
郑成功大怒,命令传令各港澳并东西夷国、州、府,不准到台湾通商。由是禁绝两年,船只不通。
顺治十四年六月,荷兰驻台长官揆一遣通事何斌(一作何廷斌)到厦门见郑成功,表示愿意“年输银五千两,箭柸十万枝,硫磺千担”,请求恢复通商。
郑成功当时忙于北伐攻打金陵,所以答应恢复通商。并暗地委托何斌替他在台湾向一切进口船只货物征收商税,允许何斌从中提取一定数量作佣金。
后来何斌每年向郑成功缴纳税银一万八千两。顺治十六年,何斌的行为被荷兰人发觉,他在东印度公司的职务被解除,并被判处缴纳二十万元罚金。
何斌于是与小通事(翻译)郭平密谋,由郭平密驾小船,将鹿耳门至赤嵌城的水道探测清楚,连同荷兰人在台湾的布防情形,绘成一图,飞舟至厦门献与郑成功,并极称台湾的富庶和可取之处。
郑成功正值南京大败之后,观其图,闻其言,满心豁然。只因蔡政入京和谈尚无回音,同时清朝大兵压境,也难以实行重大转移。
顺治十八年正月,郑成功抓紧清朝国丧停兵不举的大好时机,大修船只,召集诸将会议,作出了进兵台湾的重大决策。并决定由郑泰、洪旭、黄廷等辅佐世子郑经留守金、厦及闽粤沿海诸岛。
这就是历史。也许是巧合吧,郑成功一次不经意的战略转移,书写了流芳万世的“收复台湾”的中华民族英雄壮丽诗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郑成功是开疆辟土还是收复失地,这最权威的的就要看他的敌对方,康熙皇帝对他的评价了。
郑成功死后,康熙专门为他写了挽联,道:“四镇多易心,二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这首挽联,实际上是表扬了郑成功以台厦二岛为基地,忠于大明的英雄事迹。这里面说的郑成功,是屯师二岛,不是开辟疆土,所以当然是以台厦二岛作为中华的固有领土来看待的,只不过恰好台湾岛地理位置在海上而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