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熬中药分几个步骤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煎煮,中药,药材熬中药分几个步骤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熬中药分几个步骤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熬中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分别如下:
一、浸泡
中药的浸泡这一步骤涉及了器具的选择、浸泡用水量以及浸泡的时间等问题。
古代医家对煎药器具的选择都特别有研究,陶弘景说“温汤勿用铁器”,李时珍也说过“煎药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一般来说,煎药器具忌用铁锅、铜锅、铝锅、铅锅或者有害塑料制品,这是因为这些器具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物疗效。可以选用一些性质稳定、导热均匀、不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器具,如陶器、砂锅、不锈钢器皿、玻璃器皿等等。现代比较方便的家庭用的有自动煎药锅,医疗机构有大型的自动煎药机了,用起来比较方便。
中药浸泡一般使用自来水,不建议使用热水,宜使用凉水浸泡,水量第一次为没过药物3-5厘米左右,第二次没过1-2厘米即可。当然,如果中药是质地疏松的花、草、叶或者是含粘液质、淀粉多,吸水量大的根茎、种子等药材,浸泡的数量宜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大。浸泡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对于一些质地坚硬贝壳、化石、矿石、种子、果实等药材也可以浸泡60分钟,但是不推荐浸泡时间过长,以免药物酶解和霉败。
二、煎煮
在煎煮这一过程中,主要涉及煎煮的火候以及煎煮的时间等问题。
一般来说一剂药可以煎2-3次,个人比较推荐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的时间是30分钟左右,第二次煎煮的时间在20-25分中左右,如果还进行第三次煎煮,煎煮的时间跟第二次差不多。煎煮的火候主要分为“武火”、“文火”,煎煮时一般先武火至药物煮沸然后改为文火保持微沸的状态急需煎煮,这样可以使得有效成分充分的溶出。
三、服药
在服药方面,主要是涉及服药的时机和服药温度的问题。
一般我们将经过两次或者三次煎煮的中药药液一起混合,一般一次喝300ml左右,可以一天和一次或者一天喝两次,这主要是看病情的需要,遵医嘱即可。
对于健胃消食的药物,宜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对于治疗胸膈以下疾病(如胃、肝、肾等)以及一些制酸药均应在饭前服用;对胃肠刺激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如破瘀消积、活血化瘀类药物,病在胸膈以上者,也应在饭后服用;对于泻下药、滋补类以及驱虫药等均宜空腹服用;对于安神类药物宜在睡前服用。对于平喘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截疟药宜在发作前3小时服用,对于急重症宜立即服用。
为了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一般的中药宜温服。对于止血收敛、清热解毒、祛暑的药物,一般宜冷服;对于理气、活血、化瘀、解表、补益等药物,一般宜热服。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什么疑问或者观点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中药怎样煎效果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按照下面方法,煎药效果就会很好。
一是选择正确选择煎药器皿。煎煮中药以砂锅、瓦罐为好,可以用陶器、不锈钢器皿、玻璃器皿。忌用铁锅、铜锅、铝锅、铅或有害塑料制品,以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最好选择受热均匀的砂锅,这样可以防止锅底温度过高导致质地较重的饮片烧糊烧焦。同时,保证锅底干净。煎药前要彻底清除锅底的残留药渣和油垢。
二是煎煮过程中保证水量。首先浸泡中药饮片应使用凉水,加水量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浸泡时间需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叶、茎类药材为主的组方,可浸泡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矿石、化石、贝壳类为主的组方,可浸泡60分钟。总体来说,浸泡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分解及变质。
说到浸泡中药,很多患者都会问,这个药是不是需要洗一洗,把泡过药的水倒掉,煎煮的时候再接新的凉水?中药饮片不需要清洗。饮片上市前已经经过了净制,饮片清洗会导致易溶于水的中药饮片及饮片表面辅料的流失。煎药前清洗饮片会减弱或改变汤剂的原有药效,影响药效的发挥和疾病的治疗。
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两次服用。也就是把浸泡好的中药饮片武火(大火)煮沸后,再改文火(小火)煮20~25分钟,趁热滤出第一煎的药液。开始操作第二煎,往煎药容器中再加凉水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再煎15~20分钟,再次趁热滤出药液。将两次煎液混合后分两次服用,每次约200毫升,儿童注意减半或遵医嘱。
三是正确掌握火候。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大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小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继续煎煮30~60分钟。
四是把握中药的特殊煎法。如果药袋内有布袋包装的饮片,此类药为包煎药。包煎的药物主要是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用布包装好,再与群药同时煎煮,以防止药液浑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六一散、青黛、蒲黄、车前子、辛夷、旋覆花等。
除了包煎,饮片常见的特殊煎煮方法还包括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冲服等。
先煎药主要指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后下药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香薷、青蒿、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
另煎药是指一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宜单独煎煮,如贵重药材人参、冬虫夏草、藏红花等。另煎药在煎煮前也应该浸泡,煎出的药液可以另服,也可以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一般煎煮时间为2~3小时。
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等。
上一篇:安东尼不愿打替补,而火箭希望安东尼增加替补火力,这是不是影响双方签约的不利因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