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封建王朝末期的“十羊九牧”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官员,王朝,封建社会历史上封建王朝末期的“十羊九牧”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上封建王朝末期的“十羊九牧”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感觉这个问题太冷门,估计没人会看。但是既然头条家史先生邀请了,岂有不答之理。
首先要搞清楚“十羊九牧”是什么意思?
十羊九牧,出自《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意思是: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从我们掌握的资料看,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的官员,都有一个从少到多的增长过程。也就是王朝末期比王朝初期官员多。
以宋朝和明朝的官员数量为例:
宋朝官员人数:
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官一万余员;(仁宗)皇祐(年间)二万余员;(英宗)治平(年间)并幕职州县官三千三百余员,总二万四千员。
南宋宁宗庆元二年,“凡四万两千有奇。”
从北宋初年的1万多,增长到南宋末年的4万多。
明朝官员人数:
明初洪武时期(1368-1398),全国官员二万七八千人;以后逐渐增加,到正德年间(1505-1521)文官二万,武官八万;嘉靖前期(1522-1567)整顿吏治,官员人数减少;到万历时期(1573-1620)维持在八万人左右。比明朝初年翻了一倍还多。
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官员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
据198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一书公布的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西汉,7945:1;唐朝,2927:1;明朝,2299:1;清朝,911:1。
中国历代官员数量以及官员人口比例(其中官员数量采自《通典》十九卷,官员人口比例采自网上数据,所采用数据是某一时间段的官员数量,各个朝代不同时期前后会有差异。)
(以上数据和表格都来自网络)
为什么各个朝代的官员都是不断增长的呢?为什么时代越发展,官员数量越多呢?
从单个王朝来讲,王朝初年,往往是战乱之后,经济凋敝、人口锐减、百废待兴,能供养的官员数量较少;而且,统治阶级刚刚经历过战争等激烈斗争,一般都是一个精干的、高效率的统治集团(因为不精干不高效是不可能打胜仗的),所以官员数量比较少。
随着王朝统治的延续,各种制度逐渐完善、各种繁文缛节不断增加,就需要更多官员从事一些务虚的工作,而且经济恢复之后,国家能够供养更多的官员。另外还有不少人,因为祖上公德的荫庇,世袭罔替自动获得官员身份。所以到王朝末期官员越来越多。
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进程来看。实际上是一个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过程,是一个封建专制体制越来越健全的过程。秦汉只有三公九卿;隋唐就有了三省六部制;宋朝更是冗官,相互牵制;很多官职都是叠床架屋,目的就是避免专权、相互制约。
说到底,官员数量的越来越多,官员人口比例急速上升,其实就是中央集权带来的制度成本。皇帝为了保证下面的官员不会因为大权独揽,就需要通过分权来的互相监督以及互相制衡,而分权所造成的现象就是官员的数量的攀升。
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出现,社会管理需要管理的事物越来越多,社会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就需要更多专业人士专门管理相应的社会事务。这也造成官员越来越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其实个人觉得,十羊九牧,也就是官多民少这种状况,并不只是出现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末期,而是在封建社会,甚至是奴隶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而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一个是自商周以来,君王以分封制来管理庞大的疆域,在中原大地上,一时间分封了众多诸侯国,而在各诸侯国中,则又各自具有一套完整的官僚系统。
从中央到地方,以血缘关系和宗法制为纽带,不同的等级,公侯伯子男,数级官吏。而后来汉武帝的推恩令,则在削弱封国势力的同时,也同时又产生了众多贵族官吏,这些贵族都有自己的封地,并不需要劳作。
第二个,我国古代所盛行的官本位思想,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自商鞅变法以后,历代王朝所遵循的一套理念就是士农工商。
这里面的士,也就是官僚阶级,他们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于是在儒家思想中,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入士。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会出现许多孔乙己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官僚阶层具有非常之高的社会地位,而能够入仕为官,也成为众多读书人终其一生的追求。
后来,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官僚体系臃肿,组织结构庞杂,官员贪污腐化,任人唯亲,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肆无忌惮的剥削着老百姓,就造成了十羊九牧的最终情况。
对比,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史先生的邀请,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十羊九牧讲的就是十只羊九个人放,自然有工作能力等一系列的原因,出现在每个封建政权的最后几十年,往往是政府一种力不从心的体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般到了每个封建朝代的后期,都会出现经济下滑,社会矛盾突出的情况,要处理的事情多,自然官府需要做事的人就多,长此以往,社会的管理都是一种超饱和状态,官民的比例失调,陷入恶性循环。
十羊九牧的说法最早出现在隋朝,正是隋朝税收重、战事不断的体现,很多史书考证,隋朝粮仓收集的粮食一直吃到唐朝贞观年间,这是何等触目惊心的事情。不说对错,想想当时的社会条件,就是这么多收缴、运输、储存等工作,需要的官员也不是个小数字。
后人大多记得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实际上从隋文帝杨坚开始就已经开过战,到杨广只是加快了节奏,不断地战争和大工程罢了。
上一篇:英雄联盟EDG三连败,meiko整天和deft双排,粉丝称之为kt的辅助,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