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代诗人李白的死因是什么?
李白,宣城,当涂唐代诗人李白的死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病死
李白61岁时,听闻李光弼犯唐,主动请缨上阵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再为大唐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很可惜,事与愿违,在奔赴战场的途中,李白重病只得返回到好友李冰阳处,次年因病不治而亡,享年62岁。
也许李白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在临终前给自己写下了墓志铭——《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诗中概括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抱负,为实现理想而追求一生,也为自己的远大理想未能实现而感到遗憾。
溺亡
这种说法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李白乘舟在江上饮酒,因饮酒过度,跳入江中,捉月骑鲸而死。而这种说法倒是符合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溺亡也许人们也乐于接受吧!
醉死
根据《旧唐书》记载,李白因饮酒过度,醉死宣城。作为诗仙和剑客,李白一直嗜酒如命,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酒鬼,“李白斗酒诗百篇”,虽已62岁高龄,但对饮酒仍然不加控制,最终因为年事已高,不胜酒力,饮酒过度而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白究竟怎么死的?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不管他是捞月还是咋的,在我看来他就是成仙去了[大笑][大笑][大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所以他的归去是飘飘然,没有久病卧床,而是在酒与诗相融之时,突发心梗或脑梗辞世,得以善终。享年六十一岁。留下千首诗作《李太白诗集》。后人白居易题《李白墓》:
采石江边李白坟,
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
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
就中伦落不过君。
由此看来,李白逝世,非为投水捞月,也非酗酒而亡,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白的死可能有两个原因,病死和醉酒淹死。
病死的依据
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
李白死后一百多年,著名的学者皮日休在《七爱诗》中也曾说过“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古代文献所谓“疾亟”、“赋临终歌而卒”、“以疾终”,都明白地告诉人们,李白是病卒的。
醉酒后溺水而死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李阳冰《草堂集序》说“疾亟”,刘全白《李君碣记》说“疾终”,范传正《李公新墓碑序》说“卒于此”,都不说得的什么病为他撰集序与撰墓碑者也从未言及,而到了一百多年后,皮日休《七爱诗》中才突然冒出个“腐胁疾”,显然这值得我们怀疑。
五代时期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记载:“(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捉月而死。”
北宋初期梅尧臣《采石月下赠功甫》一诗说得最为明白:“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说李白醉中在船上以手于江水中戏弄月影时,翻身落水溺死。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有“一朝人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之语,可见,他也认为李白是醉入水中溺死。
元朝时候的学者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说:“(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旧唐书》只说李白是醉死于宣城的。那么是醉而病死的,还是醉而溺死的呢?人们不得而知。
几千年过去了,李白的真正死因不再重要,你当做他是入水捉月、仙游羽化也好,为挽救国家危亡奉献生命也好,只要你自己觉得满意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 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
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后赦免得返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