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长恨歌》?
长恨歌,贵妃,长诗如何评价《长恨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评价《长恨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恨歌》有两种文学题裁,一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一个是当代作家王安忆的长篇小说。这里,我权当是白居易的诗作,对它浅评一下。
自《长恨歌》问世以来,人们对这首长诗的主题思想总是争论不休。
有人说,这首诗是说爱情的,有人说,它是谈政治主题的,也有人说,是双重主题的。
不能否认的是,白居易写这首诗,是以“情”作为主旋律的,诗中李杨的爱情被作者写得那样动人和悲切。
认为这首诗是政治主题的人会说,诗中“汉皇重色思倾国”是谴责唐明皇李隆基的荒淫,这也是导致安史之乱后果的原因,作者是想通过作品来告诫后世君主。
我们且把这首诗分稍作分析。
长诗一开始,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开篇,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和求色,终于寻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贵妃受到皇帝宠爱,“新承恩泽”后,她的“姊妹弟兄皆列土”,唐玄宗宠幸杨玉环后,沉湎歌舞酒色,杨贵妃一家是典型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然后,长诗又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写到“回看血泪相和流”。这部分写到安史之乱后玄宗逃难,途中被迫赐死杨贵妃,这是悲剧基调的原因。诗人对二人的生离死别着意刻画,读诗时能感受到深沉的悲剧气氛,而不是对历史的理性批判。
接着,作者由“黄埃散漫风萧索”写起,描述了贵妃离世后,唐玄宗的寂寞悲伤之情。长安收复后重过马嵬,“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之后,贵妃洗浴的华清池还在,可是物是人非,伊人魂魄归天,这其中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直让人读得荡气回肠。
诗的最后,重在表现唐玄宗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在这里,诗人运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贵妃以“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在这里感情的宣泄达到极致,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对爱情的慨叹与呼吁,充满对爱情被政治摧残的痛惜之情。
《长恨歌》涉及重大的历史和政治题材,白居易以自己的理解,把封建皇帝想象为有爱欲、有苦恼、有缺点的普通人,这个人不再是冰冷的国家机器组成部分,而是富有十足情感的痴情男人,作者这种从民本思想出发,对唐明皇进行理想化的写法,是被人们所喜爱和接受的。
《长恨歌》是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它的艺术成很高,它的艺术魅力绝非一般,千百年来,无数读者被这首长诗里丰富的情所感染和吸引。
上一篇:上联:2345穷,如何对下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