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一部分人说起来夸夸其谈,用笔写就卡壳怎么办?
的人,夸夸其谈,货郎有一部分人说起来夸夸其谈,用笔写就卡壳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一部分人说起来夸夸其谈,用笔写就卡壳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部分人说起来夸夸其谈,用笔写起来就卡壳怎么办?
谢邀请,
哦,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在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当中,晓仁义,懂礼仪,知廉耻的人必竞不多。的确,有很大一部分人,在群体里,在同学,同事中,在亲朋中,夸夸其谈,不给別人说话的机会。就好像他什么都懂,百事通。
但如果让他拿起笔来,写点东西,完了,什么也写不明白。
这就说明这种人,脑袋里空空如也,读书很少,知识匮乏。头脑简单,爱表现自己,没有真本事。
这种人,是好多人不喜欢的。大家还是喜欢有知识,有品味,能文且又能武,朴实无华的男人或女人!
唉,,这么好的人,少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日尧k古史的邀请,现在我就根据多年的写作经验回答这个问题。
你说的这个情况真的很普遍,现实生活中,我遇到好多这样的人。
他们讲一件事,不管是亲身经历的,还是转述他人的,说起来口若悬河,甚至眉飞色舞,然而,让他用笔写出来时,就如茶壶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
那么如何克服这个“毛病”,迈过写作这道坎呢?
首先要跳出写作上的误区。
很多人陷入有这样的误区——认为,说就是说,写就是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说可以像老百姓唠嗑一样,口语化,随意,无拘无束;写就不行了,要注意遣词造句,要表现得有文采。
殊不知,在写作实践中,老百姓最喜欢平实,口语化的文章,因为这样的文章才接地气,贴近生活。也就是说,这样的文章是好文章。
因此,在写作之前,你要把要写的
事,当亲朋好友,或者同事讲一遍,之后把自己讲的话复记下来,进行整理,修改。
如果,复记不全,还有个有效办法,那就是,讲的时候用手机录下来,手机都有录音功能,非常方便。过后放录音,根据录音进行整理和修改。
时间长了,形成习惯就好了。
我认为,这是克服能说不能写的有效办法。
此回答为头条号作者王智君记者原创,图片也由作者拍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大智若愚,大辨若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夸夸其谈者,大部份人提笔忘字,正如俗话说的,茶壶里煮汤圆一一倒不出来!
生活语言口水化,一旦化成书面语言,难免词不达意,谬以千里。毕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来于生活高于生活。妙手著文章,言词达意肚子里没点积累,真不好办!
好比一个厨子,炒出好吃的菜,但要他讲清楚材料的配比,营养的含量,为啥要这样搭配,他就整不清楚了。
也有会写不会说的,比如汪国真诗写得行云流水,朗朗上口。但他上了演讲舞台,在灯光下拘懂而羞涩,与大众粉丝心中侃侃而谈的诗人形像大相径庭,不免令人心生失望。
记得央视一部纪实片中,讲了个被追捕的逃犯,是个国民党高级文官。他化妆成货郎,逃到云南边疆小镇隐藏下来。十余年后清查组到了那里,而他则成了供销社一名会计。为了掩人耳目,他假装没文化,合乎货郎的水平,字也尽量写得不太好。虽然别扭倒也瞒过了众人。
没想到有天,一个专案组成员到供销社买东西,他正在记帐,说了会儿话,转眼笔盖找不到了。东翻西寻中,他脱口而出:“怪了,明明放这儿,怎么就不翼而飞了?!"此语令调查员立马警觉,一个货郎怎么能说出"不翼而飞",这样阳春白雪的书面语来,要知道在六十年代的偏远小镇,实在太奇怪了。经过一番调查,他立马暴露出身份被捕。…
有道是没文化装有文化难,如说书人讲得再好,也写不出一本小说;有文化的人装没文化,不免弄巧成拙露出尾巴来啊。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边的小闲,期待你顺手关注点评,手有余香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这样的事多了去了,而且我们身边天天在发生,甚至咵咵其谈,玩弄概念,张冠李戴,生拉硬扯的主,还占领着话语高地,居高临下,“普渡众生”呢……
比方说,有的人叫囂“笔墨等于零”!但他用的是西方数字文化,“作诗必此诗”的方法论,而不是中国文字哲学,“功夫在诗外”的辨证思维!“阴阳”必须以五行生发为底线,例如“笔墨”之间,是阴阳生发,气韵乃出的文化关系;而非客观笔墨的数理关系!有人要革“宣纸的命”!要革“中锋的命”,要革传统笔墨的命……如此无知,却引领书画界潮流,长此以往,“写意中国”安在哉?
上一篇:杨超越以后会火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