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母亲带走一亿存款,27岁的张韶涵第一次进银行,对此你怎么看?
母亲,她的,父母母亲带走一亿存款,27岁的张韶涵第一次进银行,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母亲带走一亿存款,27岁的张韶涵第一次进银行,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09年张韶涵遭遇离婚父母控诉“弃养”,但15岁出道的她向来都是把钱交给母亲,后来张韶涵的母亲选择了离开家,并带走了张韶涵一亿台币的存款,那一天27岁的张韶涵身无分文,也是在那之后张韶涵第一次走进了银行,他才知道存钱是这么回事!
2012年张韶涵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此事,张韶涵只是说:“你不懂?我也不懂!”,看似风轻云淡的她内心实业成熟了许久的痛楚,重新开始的她也显得成熟了很多!
对于这件事,事件始末我们这些观众无从得知,我个人比较喜欢张韶涵,无论“弃养”是否为真,一亿存款也总够养老的吧,况且这些存款一直在张韶涵母亲手里,“弃养”一说又何从谈起呢?
我想张韶涵的母亲是想给自己带走存款一个合理的理由吧,据说张韶涵的母亲和一些绯闻男友关系处理的不是很好,莫非携款而走和这些男友有关?
不管怎样?在我看来“弃养”是假,携款出走是真,最受伤害的就是张韶涵,一个本来就生活在离婚家庭的小女孩,为了家庭15岁出道,一直肩负家庭重担,想一想都心疼她,我是不理解她的母亲是怎么能够做出来这样的事!
还好张韶涵乐观向上,也希望她的生活越来越好!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恩情大,子女孝顺是应该的。
但人心都是肉长的,父母如果只懂生不懂爱,那这份恩情就是有目的性的,何谈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大爱?
一个只把子女当做摇钱树看待的父母,有什么资格要求子女反哺?
看过《欢乐颂》的朋友,都看到了樊胜美被家庭拖累得有多惨,家庭本该是人生前行的助力,是心累时的港湾,而一个失败的家庭却是人生前行的负担甚至是甩不掉癌症。
多挺佩服张韶涵的,事业当红时遭遇亲人的背叛,最信任的母亲卷走了她所有钱,她不得已第一次进银行,并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她没有像小女生一样在打击中沉沦,而是低调地成长起来,直到这两年完美复出,给大家呈现出一副脱胎换骨的张韶涵。
总有人喜欢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摘别人,但烟头不掉到自己的腿上是感觉不到疼的,没有人能感受张韶涵被背叛时的绝望和伤痛。
她在低谷的时候,没有一个亲人帮她。
现在她事业重回春天,所谓的亲人又开始大打亲情牌来抢钱了,再次拖累张韶涵。
我觉得这样的亲人绝对是前世仇人的化身,对他们慈悲,只会招来他们的欲壑难填。
张韶涵与父母断绝关系,她才有可能摆脱家庭癌症,才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幸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张韶涵15岁便出道赚钱,做了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不是2009年她的母亲带走了她全部存款,并与之决裂,我们也不会知道她是这么可怜的一个女孩。
都说“养儿防老”,很多人也因此对张韶涵进行抨击,那么养儿真的是防老吗?如果是,那么请不要再歌颂母爱多么无私、父爱多么伟大,不过是交换利益而已。
总是有很多人打着道德的名义去绑架他人,张韶涵此次事件是由于她的母亲嗜赌成性、私生活混乱、对家庭毫无责任感引起的,她年少赚钱,所有资产都由其母亲管理,作为一名母亲,怎么忍心对自己的女儿如此残忍。张韶涵在生病时母亲都没有去照顾,低谷期也只有弟弟妹妹陪在身边。
现在,由于张韶涵因为我是歌手而再度走红后,张韶涵的舅舅再次发声明说张韶对其没有尽到赡养的义务。这也太过可笑了,什么是赡养,凭什么她的舅舅都要她来赡养?再者说,多少钱算是尽了赡养的义务,这其中道德和法律的标准是什么?
很可怕,如果仅仅因为张韶涵赚的比较多,就要被无尽的索取,那所谓的亲情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欢迎关注,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类繁衍下一代是一种利己行为,是为了自身基因得以延续,你可以说是基因决定,也可以说是本能决定,但无论如何,繁衍下一代,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行为,是没有善恶属性的,所以既不必对繁衍抱有无谓的罪恶感,也不必自我加戏觉得自己生了孩子很了不起。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类繁衍下一代也是一种利己行为,这里面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最狭义的物质利己概念,为了给自己的生活提供一定保障,俗称“养儿防老”;第二层面是广义一点的精神利己,下一代给予自己精神上的寄托和愉悦,也就是承欢膝下,共享天伦;第三个层面,是完全广义的层面,基于人类种族本身存续需要而在潜意识里的行为,这表面上是利他行为,其实只是一个利益关系回馈循环比较长的利己行为。
所以说,所谓亲情,是一个双向的反馈循环,并不存在单方面义务和责任。父母与子女之间,并不一定要如何如何,一切都是源于内心的情感,我孝敬父母,是因为“我想”,而并非“我应该”,反之亦然,父母对子女好,是因为“愿意”,而不是“必须”。
上一篇:有什么比较好看的微信男生头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