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被打,家长要不要教宝宝打回去?
孩子,自己的,对方孩子被打,家长要不要教宝宝打回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家孩子现在也是三岁,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也会出现抢玩具的现象,抢不过的时候也哭,也会出现拉扯打架的现象,我是告诉他:
一、首先要和小朋友分享一起玩,既然他抢走了就给他玩一会,我们先玩其它的,等小伙伴不玩了我们再继续玩。
二、当然有时候孩子特别想玩这个,又是他先拿到的,明显对方抢走是不对的,让他自己确定要是真的特别想玩,就跟对方明确说清楚是自己拿到的,让对方让出来,如果不行就让他自己解决,他想抢回来玩也不干涉。
三、如果是对方先拿到的玩具,自己孩子去抢明显是不对的,要教育孩子不能主动去抢别人玩着的玩具,要和小朋友和平相处。
四、如果不是抢玩具,对方主动出手打人的话,我是教育孩子第一次可以警告对方这样是不对的,不能打人,如果还有下一次,直接还手。我们不能主动打人,要与人为善,但是被打了一次可以忍,第二次坚决要还手,否则真的容易养成孩子性格懦弱自卑,经常被欺负。
孩子之间和谐相处是美好的愿望,与人为善是首先要教给孩子的,但是遭受欺负的时候,也要学会自我保护,必要时还是要还手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还手,不还手会被永远受欺负的,但是还要劝孩子不要无缘无故欺负别人,做到人要犯我,我才犯人的精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被打,这是一个一定要被正视的问题。我们既要阻止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例如网上有些报道,就因为自己孩子被打了,被欺负了,持刀捅死了对方孩子,这样就毁了两个家庭。
我们也要阻止悲剧发生在孩子身上,我们不能让孩子一味的忍让,如果对方打自己,一定要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告诉对方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旁边有人就要找旁边的人求助,避免伤害。
如果家长不管不问,长期下去会让孩子厌学,并不知道如何处理暴力问题。也不能教孩子以暴制暴,否则孩子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是会有大麻烦的。
所以家长的正确做法是,把孩子带到学校,在老师的帮助下,搞清楚事情的原因,也要见到对方的家长。如果是对方的问题那么要让对方给孩子道歉,并表明态度,如有下次,绝不纵容。
如果是自己孩子先挑事才被打,也好给孩子一个教训,让自己孩子先道歉,再让对方道歉,双方握手言和。敢于面对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不知道挨打原因,只想着要不要打回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是孩子在路上被打,你可以偷偷跟着孩子,然后帮他解决问题。并告诉他以后遇到麻烦一定要告诉家长,爸爸最爱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不知道孩子多大年龄。分情况回答您吧。
一、 如果3-6岁以内的学龄前阶段,不鼓励打回去。这个时候的小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很多时候打架都是因为说不过就动手,也有的是跟旁人模仿的动作再现,是非观念还不是很强,家长应该以引导孩子正确表达、和同伴友好相处为主,告诉孩子怎么和同伴进行协商、怎么样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这个时候孩子社会性发展相对弱,缺的是表达、沟通的发法,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怎样做不伤害他人。
二、 如果是3岁以下的小朋友,看护的家长注意精心看护,预估孩子有危险时,及时将孩子抱走,转移到相对安全的距离再玩耍。这个时候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基本没有,很多行为是手脚并用的,以自我为中心,直觉行动思维,说得过就说,说不过就抢,抢不过就打,就是这个年龄特点,没有是非观念。家长除了精心看护外,要温和而严肃地告诉孩子不可以大人。
三、 如果是6岁以上的年龄,区分情况来对待。
一是对方情况、年龄与孩子相仿,实力相当,初次打架。 如果不是故意的,小孩子的一般性打闹动起手来,以批评教育为主,要和对方家长沟通,都分头教育好孩子,以团结为主要目的,告诉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也不要伤害他人。
二是对方情况、年龄与孩子相仿,屡次与家长沟通、警告无果,还是故意继续的,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处理。 这种情况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小打闹,孩子是故意欺负的。先跟对方家长、学校老师共同,看效果如何。 如果没有效果,那就要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能力,前提是不要危及对方的要害,并有把握保护好自己。 我曾经在老大上一年级时也为这样的事苦恼过,看到放学时孩子被几个小姑娘在校门口推来推去的,心里又气又急又没辙。接孩子回家后,我给她讲了一个美国黑人母亲的故事,大意是:一个黑人的孩子经常受到几个白人孩子的欺负,经常被追着打。有一次,追到家门口,那孩子跑回家叫妈妈帮忙。那位黑人妈妈把孩子轰出门口,对他说:要么战胜他们,要么你让他们打。那个孩子很绝望,被妈妈感到街上后又受到了那几个白人孩子的嘲笑和欺负。他这次没有往家里跑,抄起旁边的一个棍子,追着最厉害的那个白人男孩打去,这样的反应把那几个孩子都镇住了,从此再没人敢欺负他。 讲完这个故事,我告诉我女儿,你和同学之间的事情你心里一定有一个判断,妈妈没办法去帮你大或者阻止她们,要用自己的能力保护自己,不要主动伤害别人。孩子的爸爸也鼓励她勇敢一点。后来一次,班里的四个男生合着伙欺负她,在下课之后把她整急了,抄起椅子向那个最厉害的男生抡去。这个举动把这几个男生都镇住了,从此班里的所有的同学都喊她“大姐”,再没人敢欺负她。 我讲这个案例,不是鼓励孩子去打架,主要是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社交圈里学会成长、保护自己。有了这次经验以后,孩子的同学关系反而融洽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