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式家具是如何演变的?
家具,传统,文化中式家具是如何演变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式家具是如何演变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你的邀请,我是红木手艺人陈海,从事红木家具行业13年,对红木家具制做工艺非常精通,
点击上方【关注】我,为你带来不一样的红木解读 .
红木家具是明清时期传统工艺制作的优质名贵硬木家具,拥有着精致的雕工与极高的人文价值,由于原材料越来越少,凭借着天然的木材纹理、手艺高超的制作工艺的明清家具,在红木市场出现一时的繁荣。
传统红木家具,虽然庄重典雅,但不是人人都喜欢它的造型及风格。特别是富有朝气的中青一代,有的认为它中规中矩,缺乏新意,特别是繁复的雕花、古旧的色调和雍容的气质里少了一些简洁明快的流行元素,缺乏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轻松和谐;另一方面,不少传统的中式家具在功能上不能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在造型上也不能贴合人体曲线。
而外观上与传统中式家具一脉相承的“新中式”家具恰好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在现代、科技、人文的演绎下,通过中式风格的特征,将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宝藏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扬弃,提升为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
新中式红木家具在中式传统风格中揉入现代时尚元素,通过对原来的风格元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归纳,进行重新设计,把古朴时尚融为一体。造型设计上,“新中式”一改传统家具中规中矩的风格特点,讲究线条简单流畅、融合着精雕细琢的意识。与传统中式家具最大的不同就是,虽有传统元素的神韵,却不是一味照搬。
通过各种方式对传统红木家具进行改良,使家具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生活习惯;在制作工艺方面,在保持传统制作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导入现代技艺和制作手法,解决传统工艺制造可能出现的收缩、开裂等问题。“新中式”家具的功能也就更加实用、舒适、人性化,整体造型也越来越高大、宽阔、开放。
新中式家具在舒适度方面作出了重大的改革,在细节的改良上,无论沙发扶手、背靠,椅子的靠背、座板等,融入了科学的人体工学设计,具有严谨的结构和线条,沙发坐垫部分的填充物偏软,靠背部的偏硬,加上特制的腰枕,贴合人体曲线。
在材质的运用上,中式风格的家具主要材料往往是各种天然的硬木,如酸枝木、花梨木、鸡翅木等,顶多配以局部的铜饰。而新中式家具的选材无疑要丰富许多,不但玻璃、石材可以入围,不锈钢、毛皮等都可入选。材质的多元化,使新中式红木家具在质感上更为丰富,色彩上也更为多元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同时期对中式风格的定义是不同的,早期喜欢用复杂的雕花来衬托,追求工匠精神。现在的60、70后,喜欢用各种好木材进行堆积,更看重的是品味。而现在的80、90后,喜欢去繁求简,向往自由,新中式成了这一代人的新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析中式家具的发展脉络,必须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去看,中式家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历史。
夏商周时期是萌芽期,只有简单的席、几、柜、屏等家具;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应用,家具开始演变繁多,出现雕花工艺;
到了汉代,与西域交往频繁,传入了胡床、马扎、交椅,中国人开始尝试“垂足而坐”,拯救了罗圈腿;
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直至“半汉半少数民族”的唐朝建立,民族融合得一塌糊涂,中式家具兼收并用,发展到了第一个高峰;
宋代的汉民族曾短暂复兴,文人当权,家具风格也偏向简洁刚直、隽永挺秀——美!
及至明代,纯粹的单一民族国家,闭关锁国、刚愎自用,家具也就发展到一个偏执、极致的“鼎盛时期”——只强调技法,忘却了精神!
清代家具没什么可说的,满民族只在政治上统治中华,在文化上的影响微乎其微,浪费了二三百年时间,只为中式家具增加了诸多装饰手法,别无建树。
至于近代、当代……不说也罢!
费劲打了这么多字,一定要上推荐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已经从事传统家具十几年了,中式传统家具留下来的文化内涵和经典款型,是现代家居设计无法逾越的一座高峰。特别文革这场文化浩劫中我们的家具文化几乎断层。后经王世襄先生等文化艺术大师抢救,给我们留下一定文化资料,很值得我们继承和研究!特别在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研究》等著作下,红木家具行业兴起不过数十年,几千年文化集大成者的传统家具,我们市场对其传统家具研究不过数十年,谈何传承有致?
我认为接下来中式家具的路线款式与器型
认为有收藏价值的古典家具必须是按照各类典籍、图谱所载经典的款型,来复刻或在其基础上改良,所以靠“谱”是关键。因为在谱经典的家具哪一款不是经受住数百年时间的考验,其文化和艺术高度直接决定了它们的收藏价值和潜力。对于那些“没文化”的厂家或假装很有文化的“设计师”主观臆造的款型一定要谨慎收藏,免地经不起历史考验而贻笑大方。特别重点指出那些无根的设计,所谓的新中式设计!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该不该控制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时间,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