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有什么类似"皇子封为太子,必须处死生母"的制度?
汉武帝,太后,北魏古代有什么类似"皇子封为太子,必须处死生母"的制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有什么类似"皇子封为太子,必须处死生母"的制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开创“立母杀子”的先例,是汉武帝刘彻,立的是年幼的刘弗陵,杀的年轻的钩弋夫人!立子杀母的原因,主要是汉武帝担心自己驾崩后,儿子刘弗陵还年幼,而他的母亲钩弋夫人却很年轻,担心钩弋夫人会干预朝政,到时就没有人能制的住她了!
西汉有太多的子幼母壮带来的后果!刘盈年轻时登基,他的母亲吕雉为太后,身为太后的吕雉,大权在握,开始垂帘听政!
之后大杀刘室宗亲,同时又封了好多吕家的人,从而达到吕后乱权专政,刘盈和后来的少帝犹如傀儡,后来直到吕后死后,陈平和周勃等人才除去诸吕之乱!
还有窦漪房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之后经历汉景帝和汉武帝,由皇后到太后,在到太皇太后,也是很有权利,虽然不像吕后那样乱权专政,但多少会敢于朝政。
就汉武帝本人,在窦太后活着的时候,汉武帝基本是没有什么皇权的,是要受制于窦太后!
之后的王娡王太后,虽然不像吕太后,也不如窦太后,但作为汉武帝的母亲,有时总会左右汉武帝的决定!
汉武帝亲身经历了窦太后和王太后,知道子幼母壮的影响,会很大限度的限制了新皇帝的皇权。汉武帝为了给他的小儿子刘弗陵扫清道路,所以就处死了钩弋夫人!
同样,后来的北魏时期,因为立子杀母的原因,所以都不敢生下孩子,害怕自己生了儿子,要是立为继承人,自己也很难活命!
但这立子杀母,过于残忍,有违人伦,所以后来就没有被一直延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始于汉朝,但是在北魏时期表现的比较明显。
北魏拓跋氏有这种立子杀母的规定,当时拓拔鲜卑还处在氏族公社解体时期,妇女地位还蛮高的,妇女即可干政还可以转权弄权。再者,作为东胡的一支,在鲜卑人的血液里,难免带着"先母后父“和”怒而杀其父兄二中步步还其母“的基因。北魏要成专制帝国,实现"父死子继”就必须摆脱母权的干扰必须立子杀母2、拓跋部的复国除母族贺兰部的相助,还有妻部独孤部的支持,为了王莽串汉再演,通过杀刘氏来散离外戚部落,杜绝外戚介入,防止皇权旁落,这样渐渐产生了立子杀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魏有鉴于前代女祸,为避免母以子贵的情况发生,因而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立其子故事,实施所谓的母死子贵制。
其实这里主要是怕母系一族祸乱朝纲,由于古代皇帝年龄普遍偏大,后妃都是比较年轻的,所以等老皇帝死后小皇帝继位,但小皇帝这时候比较年轻,而新皇的母亲一族不乏想谋朝串位的人,他们肯定会有很多先手布置,毕竟除了忠臣没有那个大臣会愿意与根深蒂固的母系整个家族作对而讨好一个不谙世事的小皇帝。
古代皇子大都要花大量时间来学书本上的知识以及治世经略,就算刻意当储君培养,也不会有人刻意教他勾心斗角,帝王权术,这些都是当了太子甚至皇帝之后才正式的开始涉入。
但是后妃不同,她们自进了宫就开始了争斗,而她们的家族也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她,后妃和她们的家族是一种非常紧密的相互关系,家族出了问题,她们本人也会株连,她们出了问题,所在家族也会株连。
因此为了保证江山不改姓,皇帝杀一个小小的后妃真不算事儿。这也是皇室的悲哀了。
你认为我回答的有道理,请给我点个赞,欢迎评论互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魏时期的子贵母死制度实际上就是这样施行的。汉武帝时立刘弗陵(汉昭帝)为太子,为了避免吕后之祸,先赐死其母钩弋夫人。然而汉昭帝本人虽然十分聪慧,为政也比较清明,但是二十出头就英年早逝,留下的权臣霍光此后甚至能废立皇帝。
北魏时期仿效汉武帝的举措,以子贵母死为定制,对于这一方法弊端则仿佛视而不见。子贵母死的制度始于其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道武帝对儿子拓跋嗣(也就是后来的明元帝)说:“昔汉武帝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与国政,使外家为乱也。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祖,为长久计。”然而道武帝是先赐死其母刘贵人再向儿子说的,解释的时候儿子一直痛哭,结果惹怒了道武帝,恐惧之下拓跋嗣就逃跑了。然而道武帝仍然没放弃这个“好主意”,找到了另一个儿子拓跋绍。然而,北魏皇帝的后宫嫔妃也是来自于草原部落,性格剽悍,拓跋绍的母亲贺兰氏不甘就死,儿子又孝顺,托信给儿子。拓跋绍就在解救母亲的时候直接解决了问题的根源——杀了道武帝。最后是道武帝的兄弟扶持之前跑了的拓跋嗣上位,杀了贺兰母子二人。
明元帝的太子是太武帝拓跋焘,他的母亲不知是如何死的,但是他还有保母窦氏,登基后转奉乳母窦氏为皇太后。到了拓跋焘之孙的时候,文成帝娶了一名冯皇后,也就是后来的文明太后,先后赐死了文成帝和孝文帝所立太子之母。孝文帝比较仁厚,不想继续这一制度,然而太子元恂的生母林氏“亦因冯太后意,仍依旧制惨死”。有没有没死的太子生母呢?有,北魏世宗灵的皇后胡氏。子贵母死制度已经这么多年了,后宫妃嫔又不傻,都不愿生太子,儿子封王便差不多了。然而,世宗的长子三岁就夭折了,再生一个儿子多半是太子,谁都不敢开头。这个时候只有皇后胡氏站出来了,发誓:“所怀是男,将为长子,子立身死,所不辞也”。生下肃宗后得以不死,但是等肃宗登基就开始临朝称制,甚至鸩杀了儿子,北魏随之而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