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解决农产品滞销?
农产品,滞销,农民如何解决农产品滞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探索市场有发现,中国农业可规范。行政专业调结构,分区组织大生产。同类产业再联合,统一国内大生产。市场计划双机制,市场农业无波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4年5月,福建平潭3000亩海带烂海里。
2014年7月,甘肃榆中县菜农将菜花喂羊。
2015年1月,河南新乡奶农用牛奶浇田。
2015年6月,甘肃兰州市花农销毁玫瑰花瓣。
2016年6月,甘肃兰州青笋滞销,农民将大量青笋倾倒河沟。
2017年1月,山东滨州藕农拿莲藕喂羊。
2017年2月,云南嵩明菜农因蔬菜滞销砍掉地里上千吨蔬菜。
2017年5月,河南开封市蒜薹滞销,农民将蒜薹倾倒河中。
2018年10月,广西百色芒果滞销,熟透的芒果无人问津。
2019年3月,山西吕梁大红枣滞销,大红枣压弯枝头,挂在树上无人问津。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很难解决,但不是没有办法。
……
农产品滞销一直是农业未能解决的历史难题,每年都会有大量农产品滞销导致倒掉,难道他们不能以很便宜的价格进行销售吗,显然其中的难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农产品滞销一般的处理方式有3种
直接烂在地里或者耕地的时候耕在地里,这种情况一般是农产品可以作为肥料进行使用并且没有种子存在,采收成本远远大于销售价格,如果采收就会导致亏本更多的情况,比如大白菜,如果大白菜每斤成本低于5分钱,每亩地销售小于500元,就会超过采收成本,那就不值得采收,直接烂在地里等来年耕地直接变成肥料,这样每亩地白菜可能会亏本1000-2000块钱。
免费让人采收,既能节约人工成本,又能防止留在地里污染土质,有些农产品不能留在地里,防止来年污染土地,只能请人去清理,如果又不想出多余的人工费,那就可以让人免费采收走,一般会有蔬菜采购商出人力物力去采收或者发动社会人士去帮忙采收。比如以前蒜薹价格极低的时候,就只能请人免费收走,蒜薹是长在大蒜上面的,不采收蒜薹慧营销大蒜生长,只能采走保证大蒜能够有所收获。
最后一种就是自己采收然后倒掉,那有些人会问了,既然都采收了,为何不卖掉却要倒掉?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以为供严重大于求的情况,且产品又不能长期保存,产品市场价格又低,采购商不能完全顾及所有地区的农产品采购,即使采购又不能销售出去的情况,就是所谓的白给别人都没人要的情况,又不能烂在地里,只能自己收了倒掉,既废了人力,又亏了成本,这种事最痛苦的情况。
那近几年有些人想通过电商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能不能行得通呢。首先,并不是完全行不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化一部分,但是还是只能解决表面,不能解决本质问题。
农产品滞销原本是一个市场供求问题,是因为市场严重供过于求,本来市场价格就很低,即使经过每一道中间商,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价格也不会很贵,电商反而会成本要更高,我们一般认为如果农产品每斤的价格低于2元就不太适合做电商了,以为电商每单除去原产品,本身成本就要在10元左右,一般以3公斤和5公斤的包装为一个单位,平均每斤的其他成本价格就要占到1-2块钱,这可能会远远高于市场价格,且不具备直观购物特点。
举个栗子:假设白菜产生滞销,地头收购价0.1元/斤
蔬菜收购商地头收菜0.1元/斤,人工收菜成本0.05元/斤,运损10%,运费0.1元/斤,加上利润,卖给二级批发商,每斤至少要0.3-0.4元,二级批发商卖给零售商,每斤要在0.5元以上,零售商卖给顾客每斤0.7-1.5元不等,也就是在地头0.1元的蔬菜到消费者手中变成了1元左右。
如果是电商,地头收购直接快递发货。每箱10斤,白菜成本1元,包装人工加材料成本5元,运费按照每天1000单的运量算,7元/件,不算电商运营成本,总成本已经超过13元,到消费者手中,每斤白菜价格1.3元每斤,在市场上买白菜可能1元每斤,还可以挑选,还可以只买一颗3斤的,很少会有人傻到从电商这样买白菜。
再举个栗子:如果产品零售价格高于2元/斤,我们再来计算一下,以地瓜为例
假设地瓜地头采购价0.7-0.8元/斤
收购商收购地瓜人工成本0.05元/斤,运损5%,运费0.1元/斤,进行分级,加上利润,中等级货物卖给二级批发商1.1元/斤,二级批发商卖给零售商1.3-1.5元/斤,零售商卖给消费者2.0-2.5元/斤。(菜价贵的情况下每一级销售商利润相对提升)
如果是电商,地头收购直接快递发货。每箱10斤,地瓜成本8元,包装加材料成本4元(地瓜比白菜包装箱小,成本压缩1元),快递成本7元/件(依然是每天1000件的快递量),综合成本19元/件,售价超过20元以上就有利润,基本可以达到与与市场零售价格平衡的水平,加上地瓜属于耐存放农产品,顾客就有从网上买10斤的可能性。
所以市场售价在2元/斤以上的农产品,且是耐运输,耐存储的情况下,消费者选择网购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如果是市场价格本来就低,那即使滞销也很难从网上进行消化,毕竟,消费者还是会衡量价格的。
农产品滞销一直是农业历史性难题,随着电子商务进农村和智慧农业的发展,以及计划农业的进行,相信会慢慢缓解,同时有些地区在进行区域品牌化打造,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到底农产品的知名度,带来销售价格上的提升,从而拉动消费者认知购买区域产品的积极性,能够优先得到销售,从而解决当地供求的紧张度,但是从全国大的层面来讲,如果恰逢丰收年,国内种植面积又过大的话,依然会有些地区面临滞销,所以,当地驱动农业品牌化,抢占农产品销售先机,才是真正能够提高农产品价值,降低滞销损失的正确道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8年,沛县陈油坊的葡萄产量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不仅全卖了出去,也卖出了好的价格。
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选择了优质的葡萄新品种。建设了智能温室大棚等棚架葡萄种植设施,引进了促早晚熟的葡萄新品种。好品种,才有好口感。
上一篇:一个电动后视镜内部有多少个电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