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犯错后,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孩子,错误,家长孩子犯错后,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二种就是孩子犯了不应该去犯的错误!像这种情况,如果孩子第一次犯这种错误的话,我们首先要引导他,让他自己知道,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下次让他去改正!如果再犯我们就应该严厉的批评下他了!
总之我觉得小朋友犯错误!我们尽量的去批评教育为主吧!
结语
我是肉丸儿的爸爸,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犯错是常事!但教育方法是各显神通,五花八门!有打的,有骂的,罚站的,罚饭的,罚干家务的,就是没有家长一起陪罚的!家长永远是正确的!
个人拙见:怎样正确引导孩子纠正错误是一门科学!奉劝家长千万不要随心所欲!想入非非!自以为是!没那么简单!家长一定要有智慧的头脑,谦卑的态度,宽广的胸怀,博爱的心态去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然后用你博学的知识,使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放低姿态,陪伴孩子一起受罚!给孩子讲透问题的严重性!坚持错误的最终结局!一定要有深度和宽度,这一点很重要!家长如果知识不够,看书!谢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避免不了失败和挫折,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失败是成长的养分,要引导孩子在失败和挫折中调整自己,去积极改正。没有挫折和失败就没有成长,因此家长要善待并尊重孩子的失败,给孩子鼓励,而不是嘲笑和讥讽,让孩子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快更顺利。
或许有些父母太渴望孩子成功了,因此才会不厌其烦地嘱咐孩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种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却忽视了失败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亨利 .福特说过:失败是走向更成功的机遇。孩子偶尔需要失败来积累生活的阅历和经验,磨炼意志力,慢慢成长。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
首先,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即使失败,不要骂他们,说一些“怎么这么笨”“太让我失望了”等一些有损孩子自尊的话语去伤害孩子自尊心。有教育学家说过,在影响孩子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就是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孩子更是。家长尊重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在孩子面临失败时,他已经很沮丧了,家长千万不要用言语再去伤害他们的自尊了。
其次,孩子即使做错了,也不要当众批评和惩罚他,尤其是父母教训孩子的时候,会习惯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孩子进行批评,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卑心理的产生,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
还有就是,身处不同时期的孩子有不同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父母要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去对待他们。不要过高的要求孩子,令他们难以完成家长交代的事情,这样会给孩子挫败感,很难体会成功的喜悦。
孩子是在错误和失败中慢慢长大的,父母不要害怕孩子犯错和失败,只有在失败的历练下,孩子才能长大成人,孩子的成长过程对于父母也是全新的成长过程,我们要尊重孩子成长的一切,和孩子一起去学习,去探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孩子都不愿意犯错误,除非家长的观点与孩子的不同。
即:孩子做某事是好奇,家长则认为孩子是故意做坏事。
(一)孩子出于好奇做事,家长认为孩子故意犯错
先举个例子来说明。
一个两岁的孩子,想看看杯子掉在地上会发生什么,他比较好奇,所以拿起杯子一松手,杯子掉了,碎了;
可是,在家长看来,孩子不但把杯子摔破了,还是故意的,这就是赤裸裸地在犯错误。
殊不知,孩子是试探/试验,孩子没有把这个看作是错误。
还比如:
孩子想看看抓着吃饭,有什么感觉;
孩子想知道水倒在桌面上,会往哪里去;
孩子想试试从这么高的台子上跳下去会有什么感觉……
这些与之前的摔杯子的例子是一个本质的,那就是认知上的不同。
孩子认为是在实验,而家长认为孩子在故意犯错误。
这种情况,基本都发生在孩子第一次做某事的时候,此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尝试,他体验过了,自然就不好奇了,就不会再去做了。
如果孩子反复做这些他觉得有趣、我们又很生气的事情时,我们可以给孩子立规矩、设边界,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合理的、许可的,哪些行为是不能反复去做的。
(二)真正错误的事情,每个孩子都不愿意去做!
除了这些认知的差异之外,孩子与大人都认为是犯错误的事情,没有哪一个孩子会乐意去做。
比如:
忘记带作业本了;
写了N次的题又写错了;
遇到事情生气/发怒了,大庭广众之下又吼又叫地控制不住自己了;
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又没忍住打了对方;……
这些事情/错误,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不愿意去做/犯。
(三)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一起面对错误!
当我们明白了孩子犯错,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孩子没有能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或者没有能力把这些事情做准确;
那么,我们批评指责孩子的心就会弱很多。
上一篇:办公室恋情有何危害?为何职场老油条人人对ta畏之如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