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碎片化阅读的今天,孩子还会热爱阅读吗?
孩子,碎片,时间碎片化阅读的今天,孩子还会热爱阅读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碎片化阅读的今天,孩子还会热爱阅读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阅读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很多学校一直在做的事情,我想就我的经验,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碎片化阅读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下“碎片化”这个词。
前几年这个词非常火,随着网络的发展,知识经济呈现爆炸式的发展,我们手机上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可供我们选择和阅读。于是有人提议,将碎片化时间用来学习。
因为工作压力大, 上班时间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没有完整的时间用来阅读,所以,利用吃饭的时间、等车的时间、等菜的时间,排队的时间来读书,是节约时间最好的方法。
但事实上,碎片化的时间只能处理碎片化的事情,碎片化的阅读意味着什么都没读,反而还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反效果。
阅读小说,刚把书拿出来,还没有反应读到哪里,前面剧情是什么,就要把书合上,剧情推进困难……
阅读非虚构类书籍,读书读了,前后文练习不上,找不到主线,理不清框架,等于白读,什么都记不住……
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图书,碎片化阅读都是没法实现的,通过碎片化阅读的只能是信息,而不是图书。
所以,想要培养阅读习惯,单纯靠碎片化的时间肯定是不合适的。
二、学校是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
事实上,随着家长们接受的教育越来越高,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广,家长自身对阅读的培养较以前来说也越来越重视。
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下面我就结合我所看到的,简单说一说。
1.利用午读时间,培养阅读习惯。
以前我们知道早读,现在很多学校实行了午读。早读读的是课文、古诗文、英文单词之类学科类的内容。
午读读的就是课外书,不限内容,天文、地理、历史、小故事……都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入手。
2.制作读书卡,让阅读变得更有趣。
(图片选自百度)
孩子读书,不是一味的告诉他读书很好,而是一点点增加读书的趣味。
制作读书卡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孩子会有接受挑战的感觉,如果能和孩子一起制作读书卡就更好了,增加了亲子的趣味性,自己制作也更有意义,更符合自己的要求。
学校会布置制作读书卡的任务,在这方面给予孩子指导。
3.网络平台上传读书视频,给孩子以激励。
现在很多学校在微信、QQ这种家校平台做的非常好,很多家长会将孩子读书的视频上传班级交流平台。
如果没有要求,家长也可以将孩子阅读的视频通过朋友圈,微博,各种网络平台发送出去,也能够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
4.利用课堂鼓励孩子在班级推荐好书。
分享这件事特别好。你遇到一个高兴的事情,不可能不和好朋友家人分享,读书也需要分享。
利用班会,或者各种学科类课程,都可以有机会让孩子推荐好书。而想要推荐给同学,就需要自己读这本书,光读还不行,还要查资料,无形当中就让自己得到了补充。
5.校园广播开展每周一本好书的活动。
推荐好书可以在班级里利用课堂组织,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组织。
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利用课间,或者预备铃和上课铃之间的时间进行好书推荐。用声音的方式推荐阅读。
6.校园内随处可见图书角,营造读书氛围。
(图片选自百度)
班级设计了图书角,甚至部分学校还在校园随处设置了图书角,孩子们随时可以坐下挑选喜欢的书阅读,如果碰到了喜欢的书籍,可以进行登记,借回家阅读。
随时都能看到书,随时都能拿起书,是培养阅读兴趣特别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点都是学校为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所做出的各种工作,当然还不仅如此。
家庭来说,配合学校工作,陪同孩子一起阅读,营造读书氛围,都能够培养孩子爱上阅读。
可以说,只有没找到方法的孩子,没有不爱阅读的学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语:思考下,你所认为的合适的阅读方式是什么?
“碎片化阅读”这个新兴词语近几年流行起来,指的是以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的特点即阅读模式不完整、断断续续。其实,我不赞成这种阅读方式,阅读应当全面回归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大大提高阅读量。
然而,今天的绝大多数人,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已经不是上厕所了,而是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刷刷抖音。上厕所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坐地铁的时间等缝隙时间都被手机取代,当然也有部分人在看电子书。但是这样的阅读方式,真的比拿出1-2小时集中阅读的方式要好吗?
对于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不会去强迫他一定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阅读,但是对于电子产品,我还是尽量避免孩子过多的接触。年龄小的孩子,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营造阅读氛围,一点一滴的让阅读走进孩子的内心;年龄大些的孩子,可以引导其指定阅读计划,每天都需保留阅读的时间,建议阅读纸质书籍,可以随身带着书。其实,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不会拒绝书籍,就看家长在孩子阅读萌芽期所采取的方式,对孩子来说受益一生。
我是茵你而成长,家有一枚小男生,和孩子一起坚持阅读,希望通过阅读让彼此更好地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篇:如何确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