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追缴户部欠款,这段戏有哪些值得回味的地方?
康熙,欠款,户部《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追缴户部欠款,这段戏有哪些值得回味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感觉四阿哥在追缴欠款的过程中毫无头绪,被八阿哥耍的团团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阿哥真的被八阿哥他们耍得团团转吗?题主你这么说,说明你完全没有看懂这一段戏。其实追缴户部欠款,唯一的赢家就是四阿哥胤禛。
第一,追缴户部欠款的性质是什么?其实是皇帝与官僚之间的战争。
中国封建社会,一共有三个阶层。最顶层是皇帝与皇族,中间是官僚阶层,最底层是广大劳动人民。
皇帝与官僚虽然都是统治阶级,但是他们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
因为整个国家从名义上说都是皇帝一个人的,所有的官僚都是皇帝的打工仔。这导致了官僚们贪污起来毫无顾忌,因为国家再混乱,哪怕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官僚阶级都不需要承担责任,只有皇帝会害怕。如果百姓造反把朝廷推翻了,皇帝会被杀死,官僚们却可以继续做富翁。
所以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皇帝想好好干,但是官僚们却拖后腿的情况。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明朝崇祯时期了。官僚们家财万贯,却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被李自成推翻,不肯掏钱出来当做军饷。
《雍正王朝》中也表现了这种情形,由于康熙的宽仁放纵,官僚们争相从户部借款,毫不顾忌国库已经被他们掏空了。这就是公然贪污腐败,官员们还个个理直气壮。
康熙看到了这一点,他想找一个敢于同官僚阶层斗争的继任者。所以追缴户部欠款其实是一次考验,康熙要看看到底哪位皇子最符合他的心意。
而“同官僚阶层作斗争”,其实是贯穿整部雍正王朝的主线。而且这和拍《雍正王朝》时中国的时代背景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话可以查一下那几年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康熙在早朝时问各位皇子谁愿意接下这个差事,就是在试探自己的儿子们。
康熙想知道,到底哪个儿子敢于得罪官僚阶层,到底哪个儿子能为自己排忧解难。
不料康熙的儿子们个个精得像鬼一样,他们都知道户部欠款牵扯的官员太多,这个差事不好干,会得罪很多人。他们自己不愿去追缴欠款,而是把不在场的四阿哥胤禛推举出来。
不过康熙没有立刻下旨让胤禛去追缴户部欠款,因为他也想看看胤禛的态度,想知道胤禛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其实胤禛也不傻,他也知道这个差事不好干。所以邬先生劝他接下差事时,他借口要休息了,岔开了话题,说明他的内心也在犹豫。
不过第二天面见康熙时,胤禛被父皇的话所感动,毅然决定接下差事,为父亲分忧解难。
其实康熙要的就是这份心意。
第三,康熙不让胤祥一同追缴欠款,是因为胤祥人缘太好。
胤禛推荐十三弟胤祥一同办差,但是康熙没有同意。
康熙为什么不同意?我认为有两层用意。
第一层用意是,胤祥人缘好,跟很多官员私交都不错。而且胤祥这个人任侠仗义,就是爱讲哥们义气。古话说得好:“义不掌财”,所以追缴欠款这事胤祥办不了。一旦有官员求情,胤祥肯定会网开一面。就比如魏东亭去向胤祥诉苦,胤祥二话不说就找胤禛说情去了。
第二层用意是,追缴户部欠款是得罪人的差事,康熙不想让老四、老十三哥俩全部把官员得罪光了。以后真要让胤禛即位的话,他肯定是个冷面皇帝,就需要胤祥这样人缘好的人在皇帝和官员之间作为“缓冲器”,胤禛和胤祥可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如果胤祥也参与追缴欠款,就难免得罪人,康熙要为胤禛留余地,所以不让胤祥一同办差。
胤祥人缘好,所以能屡次在胤禛危难的时刻出来救场。
第四,追缴户部欠款,把诸位皇子的嘴脸全部暴露了。
胤禛在四处追缴欠款,着急上火。可是其他皇子呢?太子卖官鬻爵来还款,八阿哥冷眼旁观,九阿哥煽风点火,十阿哥胡搅蛮缠,甚至还闹到前门大街卖家产,扫了朝廷的脸面。大家都在看胤禛的笑话,没有一个人愿意为皇上分忧的。
按理说皇子们应该跟皇上一条心,因为天下就是你们家的,你们不站出来谁站出来?结果诸位皇子反而站到官僚阶层的立场上去了,可谓麻木不仁。
第五,胤禛的差事办砸了,但是康熙并没有处罚他。
追缴户部欠款,闹得官员们上吊的上吊,哭闹的哭闹,可谓一地鸡毛。
所以胤禛自请各去自己郡王的封赏。
但是康熙只罚了胤禛的俸禄,其实这算不上什么惩罚,因为没有哪个皇子是靠俸禄活着的。康熙这么做只是意思意思而已。
其实康熙的意思很明确,他看的就是皇子的态度而已。康熙知道这个差事难办,所以办砸了也不能怪胤禛。如果真处罚了胤禛,下次谁还敢出来办事?
通过追缴户部欠款,康熙看到了胤禛“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的精神。而且他已经对太子大大失望了。可以说,此时康熙在心中已经悄悄把胤禛提上了储君候选人的位子了。
欢迎大家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士常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田文镜真是酷吏!小人得志!田文镜什么东西,为了一两银子竟然侮辱老状元!
田文镜负责追缴百官欠款,竟然先对魏东亭和陈文胜两位老臣动手,让顺天府派人传唤两位老臣缴纳来缴纳欠款。田文镜对陈文胜的态度,真是如陈文胜所说“一个监生出身的人,小人得志,便飞扬跋扈,目中无人。”
陈文胜只欠了一两银子,已经让人转交上来。田文镜自己也说,陈文胜借钱,只是为了不让百官觉得他“假清高,不合流”。既然都还清了,就没必要在找陈文胜麻烦。我对于陈文胜的做法,表示欣赏的。身在朝中,怎么能不合群呢?陈文胜只借一两,起码证明,老先生自己有度,“不会自外于同僚,也不怕朝廷追缴。”
而在“酷吏”田文镜眼里,借一两比借百万两的更可恶。还说,陈文胜的官是“既无真才实学,又不干实事的官”。这一句话,就是忤逆,诛九族!官是朝廷封的,既然朝廷设置这个官,就有存在的道理。田文镜竟然当着百官的面,否定朝廷命官价值!该诛九族!
而,田大酷吏,竟然进一步讽刺陈文胜是“假道学,真小人”!这是无语!
陈文胜有错吗?他已经还了“一两银子”了,又不犯法!你田文镜把陈文胜请过来,不就是为了“立官威,耍威风,逞一时口舌之快?”
田文镜骂完陈文胜,过完瘾,让人送陈大人回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