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家2岁宝宝的强迫症有哪些?
孩子,我的,宝宝你家2岁宝宝的强迫症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宝宝2岁,有自己的想法了,能说会唱了,蹦蹦跳跳了。可是性格也上来了,一哭二闹的受不鸟,真想不出当初怎么生出了这么个小妖精来了。案例1⃣️到家门口要她开门,钥匙孔插半天,我拎着东西的手都要折可,我抢过钥匙打开门,大哭,没辙,关门重来让她来开。案例2⃣️鞋子要自己穿,每次穿反,弄的一头汗,我帮她穿上不行,脱掉自己折腾半天穿上。案例3⃣️早上起来不换睡衣,案例4吃饭一定要妈妈喂……这强迫症的秩序感,哎这一天天的,你家的娃都有哪些执拗来吐槽一下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这个问题问到我心里去了,因为我家孩子正处于秩序期,有时让人又气又笑。
1 上下车
孩子已经两周多了,每次上下车都必须自己来。有次我妹把她直接从车上抱下来,就一直站那哇哇大哭,把我妹搞得一脸懵。
后来孩子又爬上车再从车上滑下来,这才止住了哭。
2 自己上厕所
没错,自己上厕所也烦人。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如厕,但是半夜有尿的时候,我迷迷糊糊的偷懒总想把尿完就睡回去。
孩子不乐意啊,这边眼睛都眯着,那边口里不停的“我要自己上厕所”,不然就哭个不停,没办法只好让她穿鞋自己爬上马桶梯上厕所。
3 玩泡泡
出门玩那个吹泡泡的时候,自己要拿着泡泡水,一跑起来全洒身上,都是粘粘的,真的是要气死人了。
还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事情,有时真会想这孩子怎么会是我生出来的,有时又恨不得把她塞回肚子里重新开始,但是也只能想一想。
我也明白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独立意识觉醒,非常有自己的主见,并且很有秩序感,我们作为家长的只能尽量尊重孩子的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说处女座的人有强迫症,但是宝宝也有,尤其是在他们两到三岁的时候,这一阶段的强迫症表现尤为明显,叫做敏感期。
有时候,宝宝的强迫症范了,妈妈们会很无奈;
但有时候也会被宝宝可爱的行为引得哈哈大笑。
看同一本书
我家宝宝每次看书都要求看同一本书。这本书几乎我已经可以从头到底的背出来了。当然他也可以。但是每次只要一提到看书,他就会很兴奋地跑到书柜里把这本书拿出来,然后饶有兴趣的放在我的面前,让我读给他听,仿佛他从来没有听过一样。
做什么事都要按顺序
宝宝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完成,打乱了就绝对不行。这或许是他们心中认为做事情的正确方法,按部就班。比如说平时出门是先换衣服再穿鞋子的,如果你让他先穿鞋子再换衣服就绝迹不可,绝对哭给你看。
按电梯
出去凡是遇到有电梯的地方,宝宝一定要自己按,按不到了,也要你抱他起来按,唉。如果被别人抢先按掉了,他就会非常不爽,要等下一部电梯,一定要自己按过了才放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我也基本能摸出宝宝做事的一些规律,那就是她心中认为的正确的事情的做法。就一定要按照这个顺序来完成,不能颠倒,不能打乱。
所以我们在给宝宝第一次做某件事的时候就要想好,以后是不是也要这样做?如果可以那就教,如果不可以那就要重新考虑啦。
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吃饭习惯。
吃饭前可以让宝宝坐在餐椅上。围好饭兜,吃饭不说话,不做别的事情,不玩游戏。当然,大人吃饭的时候也要这样,给宝宝做一个好的榜样。
这样以后每次吃饭的时候,宝宝就会知道要坐在餐椅里,围好饭兜,好好吃饭。
我家宝宝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如今的她吃饭习惯特别好,每次出门吃饭都会被表扬,甚至被围观。
所以,宝宝的强迫症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阶段的特性来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是锚妈,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题:你家2岁宝宝的强迫症有哪些?
这个2岁宝宝非常棒呢,他不是强迫症啊,他在建立自己的秩序。
先来分享一个关于这个年龄段宝宝的秩序建立:
爸爸的杯子只能爸爸用,别人用了宝宝就会拿回来不让用。
自己的衣服一定要自己叠,即使叠不好他也是非常认真的在做。
没有征得宝宝同意而咬了她手上的饼干而要求必须吐出来。如果家里吃饭的位置相对固定,偶尔一次的调换,宝宝要求必须坐回原来的地方。
这些所谓的“强迫”在他生活中比比皆是。
当初我在育儿群里面讲解关于“强迫”这个概念的时候,妈妈们的回复非常的踊跃。这些情况他们的孩子都发生过。有些妈妈当时不能接受,还会因此和孩子产生矛盾。但是有些妈妈了解了相关知识,就可以顺其自然,让孩子按照他的想法自己处理。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强迫”呢?
1-2岁的宝宝开始有了“固执”的行为。有时妈妈很生气,觉得孩子是无理取闹。实际上这种执拗的规律行为是这个阶段发展的特点,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之一,是孩子对事物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
孩子的规律感来源于对环境的控制欲,根源在于对未知的恐惧,生活有序了,是原来的样子了,孩子就会感到安全。一旦秩序不是他认为的样子,他会感到害怕。慢慢的,他把握了这个规律,知道在一定范围内的发挥不影响后果,他就可以接受改变了,也就顺利的度过这个阶段。
孩子不是自私小气、故意找茬,他开始有了秩序感,归属感。通过一遍遍的巩固和重复原有的秩序,把握了恒定,这样才会进步。
理解并尊重宝宝,并把握机会,巩固孩子的秩序感,引导他自己的东西玩后归位,睡前衣服脱下来叠整齐,吃饭米粒不外撒。这些都是有利于他今后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的。
上一篇:距离二级建造师考试时间不到50天,你是怎么计划复习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