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四岁孩子总爱讲条件,该怎么引导?
孩子,家长,条件四岁孩子总爱讲条件,该怎么引导?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邻家男孩四岁了,近段做妈妈的很是苦恼:小小年纪就和家长讲条件做交换,做事一件事时总爱附加条件。比如:想吃零食了,就说不给零食吃就不和你玩!不想上粘土班,就说得给他买他喜欢的玩具!晚上八点多了,让爸爸妈妈陪他到小区广场玩警察抓小偷。爸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还得上幼儿园呢,明天早点陪他去玩。他就不干了,说今天不去玩明天他就不去幼儿园等类似情况。这一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会经历的心里阶段呢?还是家长平时娇惯造成的呢。该如何来正确引导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这位家长提出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孩子四岁可以跟家长讲条件了,首先要为家长高兴,因为孩子的情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除了身高又有了一个方面体现出来他长大了,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常常跟家长讲条件,就会给家长带来困扰,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多次跟家长讲条件呢?家长回想一下,是不是平时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会经常采取这一方式,比如对孩子说:“好好吃饭,我就让你看十分钟动画片。”“你去上粘土课,我就给你买最喜欢的玩具。”等等的情况,如果是这样,那原因自然就来了,孩子在模仿家长,虽然孩子还小,但是模仿能力非常强,家长这种交换条件的方式,孩子试过几次以后自然就学会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孩子讲条件背后的真实原因,比如说孩子不想去幼儿园或者不想去辅导班,家长要与孩子耐心沟通,了解他是因为跟小朋友起冲突受了委屈不愿意去,还是老师批评了不愿意去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家长要了解到孩子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帮他分析事情的利弊,然后再去针对性的引导。因为这种情况下,孩子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交换条件,而是有自己不愿意解决或者解决不了的事情,又不敢跟家长或者老师说,所以他就采取这种交换方式来满足和平复自己内心的不愉快。
我建议这位家长在家庭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个就是面对孩子上学、吃饭、睡觉这些事情的时候,家长讲出内心的真实的想法,比方说告诉他,准时睡觉,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身体健康和长高,电视看多了,会对视力有影响,家长可以推荐几个可行的、健康的,让孩子喜欢的放松方式,让孩子自己选择,对于不能多看电视,要准时睡觉这些问题,跟孩子讲的时候要有耐心、坚持原则、不被情绪影响的情况下,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家庭成员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意见统一,不能没有原则的妥协。第二个就是家长要尽量减少使用物质奖励这一方式,当孩子取得小成绩或者小进步的时候,可以及时的给予一个拥抱、亲吻或者竖起大拇哥,给他点一个赞等等这种非物质的奖励形式。因为孩子现在还小,对于物质奖励和物质交换也许还比较容易满足他,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孩子的要求也会一点点提高,总有一天,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可能无法满足,到那个时候再跟孩子讲道理就太晚了。
总结一下,其实这个问题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特有的特点,家长要改变一下跟孩子沟通的方式,如果在家庭中经常跟孩子用:“你要是好好干什么,我就奖励你什么。”这种沟通方式的话,孩子也会慢慢的学习到,所以家长要慢慢的将这种物质奖励慢慢的过渡到精神奖励上,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就鼓励孩子说:“哎呀,你这个事情做的特别好。”用语言给孩子鼓励。另外一点,家长记得要了解孩子跟自己交换条件背后的原因,经常跟孩子聊一聊,问一问他为什么不想去上课,他不想上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或者问和班上的老师聊一聊他上课的情况等等,家长要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感受孩子内心的感受,才能帮助他平稳的过渡到另外一个好的阶段。
好的,希望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可以帮助到这位家长和有类似的困惑的家长们,再次感谢大家。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上一篇:猫咪是怎样护主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