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知道每次喝完酒难受,为什么还是爱喝酒?
的人,少了,多喝明知道每次喝完酒难受,为什么还是爱喝酒?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知道每次喝完酒难受,为什么还是爱喝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们也是凡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常有不喝酒的人问喝酒的人:每次喝完酒都会难受,为什么还要喝?酒喝多了难受、酒喝多了伤身,但还是有这么多人喝酒。因为有些道理只有在酒后才会懂;有些东西只有在酒后才会知道;有些话只有在酒后才会说。
一、不是贪爱杯中物,杯酒相寄你我情
自古以来酒在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英雄豪杰都离不开酒,比如:李白斗酒诗白篇、武松酒后打虎等等。酒这东西在历史的长河中,负载了浓浓的中华文化。
时至今日酒任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朋友相聚、商务应酬、亲友团圆,甚至于恋人约会,如果少了酒,就少了浓烈、少了色彩、少了那份情。正如大家所说“不是贪恋杯中物,而是杯酒相寄你我情”。
二、次次喝醉是酒鬼,永不喝醉不可交
酒桌上有两种人不可交,一种是喝酒必醉,每喝必醉的人;这种人就是典型的酒鬼、醉鬼,最是不能交。
二是喝酒从不醉,也不多喝的人。这种人太理性,也太过于固执,呆板,即使是多年不见的好友相见、家中有喜事等等,都不会多喝一杯。
相聚举杯言欢,独酌微醺怡情,这才是喝酒的最佳状态。
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这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或喜、或悲、或忧、或愁。在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时,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坦然面对的心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话不是要大家每天无所事事,终日饮酒作乐。而是要告诉大家在遇到困难时,在人生低谷时,要安慰自己说:花间一壶酒,足可锦上添花乐享人生,足可一杯解千愁看淡岁月。
四、花开半妍最美妙,饮酒微醺最为高
酒喝多了不好,喝少了对人不敬,所以适量是最好的。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提倡中庸之道,凡事适度,少不好,过也不好。正所谓“花开半妍,美中带着希冀;酒饮半醺,陶醉中有份清醒”。
另外,民间有歌谣这样唱:饮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是英豪;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说的就是中庸之道。
总结:喝酒的人,并不是喜欢喝酒,而是喜欢喝酒的那种感觉。喝酒喝的不是酒,是开心、是伤感、是回忆、是忧愁、是一些无法对人说的故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酒自古就有,是古代传承下来的,少喝舒筋活血,多喝伤肝伤胃,对脑神经可以起到一定的麻醉和亢奋的作用,但不是所有人都爱喝。古代有典故借酒消愁,所以有时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如意都会喝多了,甚至有的人染上酒瘾比戒毒还难。希望除了喜事庆祝外,尽量少喝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家人团圆、朋友聚会都有“酒”的身影,它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大酒伤身,小酒怡情。题主的问题应该是针对“大酒难受伤身”而提。
那么,喝酒的人明知道每次喝完难受,为什么还是爱喝酒?
1、 烘托气氛,促进关系。
社交场合,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着一层隔阂,只有在菜过五味酒过三巡的时候,借着和谐的笑容、爽朗的笑声,彼此之间才能互相吐露一些真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朋友联欢、职场聚会,在这种无酒不欢的场合,爱喝酒、多喝酒的人总是能把气氛烘托到顶点,达到彼此沟通的目的。
2、 忘记痛苦,排解压力。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有着或身体疼痛难忍,或心中思念难忘,或外界压力过大的痛苦,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寻找合理轻便的宣泄方式。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精中的乙醇有麻痹大脑中枢神经的作用,能够使人暂时忘掉心中痛苦。
这样简单易得的解压良药,就算明知道多喝难受,也愿意一醉方休。
3、 寻找灵感,激发思维。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曲艺杂家都是在酒精的催化下,激发出了心中灵感,创作出惊世之作。
灵感是一种无意识的神妙能力,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东西。
一个人在半醉半醒、半明半晕的时候,可以感觉到那种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呼之欲出。
面对这种诱惑,想必就算难挨,也愿意承受。
4、 彰显个性,表现能力。
这种情况大多体现在年轻人身上。不服输的性格和事事不甘人后的精神,总是能支撑一个人强硬着做某件事,比如喝酒。
酒桌上,“很能喝”的人都能得到周围人群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所谓“高处不胜寒”。
为了保持“千杯不醉”的能力,彰显年轻个性,他们一定会经常参加各种酒局喝大酒,对伤身之事毫不在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美酒如五光十色、色彩斑斓的锦绣人生,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让人体会着醇正美好,也尝尽着世间百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