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朝建文帝时期方孝儒因反对朱棣谋取帝位,被灭十族,你们对方孝儒怎么评价?
燕王,列传,大儒明朝建文帝时期方孝儒因反对朱棣谋取帝位,被灭十族,你们对方孝儒怎么评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朝建文帝时期方孝儒因反对朱棣谋取帝位,被灭十族,你们对方孝儒怎么评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罕见的暴行,破记录的历史惨剧,是明初第一大儒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凌迟处死并灭十族之惨案。
(一)、义薄云天
(1)、生平简介
方孝孺(1357~1402)明朝官吏、学者、文学家。字希直,人称正学先生。宁海(今浙江宁海)人。
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明史•方孝孺列传》以下简称《方孝孺列传》)
洪武二十五年(1398年)以荐擢汉中教授。
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每见,陈说道德。王尊以殊礼,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方孝孺列传》
方孝孺为官正直,朝野上下威望甚高。
及惠帝即位,招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辄咨之。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命为总裁。 后改文学博士。
燕王朱棣破城后,被捕并惨遭杀害,时年四十六岁。
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门人王徐潜录为《侯城集》,故后得行于世。《方孝孺列传》
有《侯城集》、《逊志斋集》留世。
(2)、慷慨就义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靖难之战”,经过四年内战,推翻侄子建文帝而登上皇帝的宝座,开始了血腥的镇压。
其中,建文时期的辅佐大臣,著名的文学博士方孝孺之死,最为悲壮。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军进入南京,惠帝自焚,方孝孺被捕入狱。
起初燕王朱棣从北平出发时,姚广孝将方孝孺嘱托给他,说:“城破之时,方孝孺一定不投降,你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就断绝了。”燕王点头答应。
燕王将即帝位,召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
方孝孺以丧服哭殿,拒不草诏,于是燕王命左右的人把纸和笔给他,说:“昭告天下非先生起草的诏书不可。”
开始方孝孺无动于衷,继续强逼,方孝孺写下‘’燕贼篡位‘’四字。燕王盛怒 :你不写,不怕我诛你九族吗?方孝孺大义凛然,回答到:诛我十族又何妨! 燕王盛怒,歇斯底里后下令将方孝孺拉到闹市凌迟处死。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弟孝友与孝孺同就戮,亦賦诗一章而死。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二女投秦淮河死。《方孝孺列传》
至此方孝孺慷慨赴死,家破人亡,从此绝嗣。“孝孺绝无后”《方孝孺列传》。
其妻子郑氏及两个儿子都自缢而死,两个不满十五岁的女儿在被抓捕途中也投河自尽。(《方孝孺列传》中未见诛十族之记载)
方孝孺义薄云天、视死如归,是一个敢于反抗强暴之忠义之士。
其拒绝草诏,犹不失为忠臣义士;宁死不屈已足谢故主。
其忠肝义胆,大义凛然 的精神令无数人仁人志士钦佩景仰,同时亦令那些趋炎附势奸佞小人无地自容!
然一心赴死的方孝孺,必激起丧心病狂燕王之盛怒,以至于祸及十族,而令与己同归于尽,亦是不智呼?!
(二)、煞星 屠夫
(1)、 血腥镇压
燕王仗虽然打赢了,但是很多老臣仍然骂他是乱臣贼子,煞星屠夫开始了血腥镇压,凡是反对他登基的人,无一幸免于难。
自从燕王进入京城,任情屠戮,天天发生灭族惨案。杀了几个月,前朝的忠臣义士差不多都给杀光了。本来热闹的菜市口,现在即使是阳光明媚的大白天,走在大街上都感觉阴风惨惨,恐怖异常。
(2)、祸灭十族
这些年来朱棣最恨的人,第一个就是被誉为明初第一大儒的方孝孺。
在朝廷大军讨伐朱棣时,方孝孺写了一篇尖锐犀利的讨贼檄文。朱棣看了以后气得喷血。但是他知道方孝孺是读书人的楷模,所以他想方设法招降方孝孺,其结果碰了一个硬钉子。他用灭九族的恐怖刑罚来威胁方孝孺也未能奏效。
此时的煞星屠夫暴如桀纣,已成为变态杀人狂!
历史上历来只有诛三族、诛九族之说,哪又多出来的一族 ,凑上十族。全靠穷凶极恶之朱棣惊人的创造力,为了凑数,竟在屠杀的目录中加入了方孝孺被牵连的朋友和门生也列作一族,连同宗族合为“十族”,总计873人全部被处死。斩首共七日,京城血流成渠,惨不忍睹。
被发配充军折磨致死者更无从计数了。
结束语:杀人狂魔燕王朱棣 “更祸灭十族,不仅株及九族,连门生之门生,姻亲之姻亲,均不放过,史称'瓜蔓抄'。”(赵文博《中国通史》)
朱棣诛灭方孝孺十族,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唯一一次规模涉及十族的灭族惨案。
悲呼!荒坟野冢又平添了873个冤魂屈鬼,让您说方孝孺及其被诛十族冤不冤、屈不屈?悲不悲、惨不惨?历史上还有比之更冤屈、悲惨之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