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是先有文字还是先说话表达?
文字,语言,人类是先有文字还是先说话表达?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还有一类文字,既含有读音、有含有画形,如神秘的玛雅文。
综上,文字是记录、传递信息的特殊补充。在语言和文字之间也许还曾经出现过多种过渡形式,比如结绳记事、手舞足蹈、岩画壁画等等。语言必是早于文字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文字是记录人类思维的符号,是人类用来交际的符号系统。文字在发展早期都是图画形式的表意文字(象形文字),发展到后期都成为记录语音的表音文字。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可见西方及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学说认为“文字是纪录语言的书写形式”,“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错误的。因为,之前学者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这一论断,对字母文字是正确的、适用的,因为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是`记录语音的形体符号’.”然而我们知道表音文字是由表意文字发展来的,而表意文字却是起源于图画,并非起源于语言,所以说文字的起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图画。
文字起源于图画。在文字产生的早期阶段,象形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的意义直接发生联系。虽然每个字也都有自己固定的读音,但是字形本身不是表音的符号,跟拼音文字的字母的性质不同。象形字的读音是它所代表的语素转嫁给它的。随着字形的演变,象形字变得越来越不象形。结果是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也失去了原有的联系。这个时候,字形本身既不表音,也不表义,变成了抽象的记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这一论断,对字母文字是正确的、适用的,因为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是“记录语音的形体符号”,即其造字依据是有声语言。但是,这一论断却不适于象形文字。道理非常简单,象形文字由图画直接发展而来,是经过简化、特征化的图画,本质上仍属于图画范畴。如同图画一样,象形文字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形体特征,我们可以根据其字形来直接判别它所表示的事物(即其字义),而无需借助于有声语言。因此,象形文字仅仅只是“记录人类思维的符号”,而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说是“记录语言的符号”,那只是看到了文字的功效和作用,却忽视了文字的起因。象形文字是一种纯粹的视觉信息,与属于听觉信息的语言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是完全独立于语言之外而存在的。
换言之,也就是说语言和文字是表达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是平等并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西方错误地将文字定义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其结果是使人们只能看到语言对文字发展的影响,而看不到文字对语言(或者说语音)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无法解释很多常见的语言现象。
人类早期记事方式的起源,如图画、刻木、结绳、八卦、象形文字等,与有声语言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反之亦然。这些形体符号,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形体特征,属于视觉信息,而有声语言属于听觉信息。图画与有声语言都源自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模仿,是没有先后之分的。
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相对于有声语言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它只是“记录人类思维的符号”,而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换句话说,文字存在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表意”,而不是为了“表音”。我们应从形体符号的角度去探究文字的起源,但将语言的起源归结为形体符号的产生,肯定是错误的。
“语言是表达人类思维的声音符号”,文字是表达人类思维的形体符号。但是,文字并不是人类凭空臆造的,它最初源自图画,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形体特征,即由模仿实物之形而得。同样道理,语言是表达人类思维的声音符号,语音也不是人类所能凭空臆造的,它们必然有着客观现实的依据.也就是说语言和文字是表达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是平等并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悟空小秘约题。
现在可追溯的文字仅五千年左右,而找到的最早的人骨化石已几百万年了,这两项之间仅有语言无文字的。
人类的语言有:
标识语言,肢体形貌语言,口音音声语言,文字语言。
但,文字语言仅十来种,其它语言多的无法统计。
事实上及实用里,文字归工具,仅用于记录各语言的符号。且有许多语词,文字无法记录的,因而文字局限性极大,且缺陷巨大。
所以,地球人不建文字的人群众多,自建文字的人群极少极少。
无文字时代,及无文字人群,用口传身授的传帮带方式,保持自在地球人里的独立性。用文字后灭掉了不少独立的自人群形式,使人群多样性向单一性进展了。
因为,文字具可长期存留的可跨千万年时间的,可视解的语词录记,比脑记忆扎实,脑记忆易于忘记外,还有相窜互改的混乱性,与文字记录相比缺凭证性,因而人们愿用文字,使失去自独特性,也在所不惜。
特别人群小的,仅须三代不准说自语言,其独有语系就被灭掉了。记年上仅须80年不准讲本地语,其语消失。
现,非洲很多人群都只用英.法.德.莆.荷.意等欧洲各地语言了,自语式没有了。
口音语言是渐脱离原源语的,这是人口多了后分支远方造成的。即为求与原群人不同改一点发音腔调韵及发音部位,从而齿尖音.齿后音.舌前音.舌后音.喉音.口音.鼻音.等侧重不同,最终成同类不同系的语音语言形式,再分支渐彻底与原源语不同,独立成自体系语式,甚至与原源式正相反的语式。这是人类取向多样性发展的历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