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都说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初中再重点抓文化课迟不迟?
孩子,父母,起跑线都说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初中再重点抓文化课迟不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我家大宝6周岁了,今年九月份上小学,老公建议择名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样苦了家长也累了孩子,我觉得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很重要,初中再开始抓学习就好了,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不抓紧学习,让孩子痛快的玩,不进行学习能力的建设,学习态度的管理,学习方法的持续发展,到孩子初中家长想再抓文化课,对不起,已经迟了。
要知道,一个孩子要在文化课上获得好的成绩,他一定有着非常强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而这份自我学习管理能力,一定是在小学阶段12岁之前建设储备到位的。
我经常会说,家长在孩子初高中阶段所要吃的苦、受的罪、花的钱,都在为小学阶段家长的不作为买单而已。大部分家庭而言,如果孩子学习和成长有需要,家长投入时间和精力是义不容辞的事。但是要纠正孩子的学习状态最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等孩子进入初中,家长想花时间和孩子一起主攻学习,到时候孩子是否配合还另当别论。
并不是进入重点中学,孩子就一定会受罪,一定会没有快乐的童年,家长对学习这两个字的定位,不能发生偏离,人一辈子的成长都应该是在学习中度过,家长要让孩子少受罪,应该是减少孩子重复性无聊学习的过程,这一点家长完全有可能在课外学习时间,帮孩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
有条件进入重点小区,为什么不去?大家对重点学校趋之若鹜一定是有原因的。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其实都不相上下,关键是孩子的小伙伴。
别在该努力的时候偷懒,也别在该严格的时候放纵,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一定是持久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个中学教师,今年带初一!我以23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您: 你老公说得有道理!上名校更好一些!
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对于将来非常重要!为什么选名校?因为1. 名校师资力量强,显然有足够的优势,受上级部门的重视,学校管理更严格,更注重学生的各方面发展;2. 选择名校的学生的家长普遍是社会精英人士,他们更了解这个社会发展趋势,教育理念新,更重视孩子的学习和其它方面素质的培养,也更尊重老师(这点很重要);3. 名校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原因普遍素质也高,不良习惯少,视野开阔;4. 高考的改革势在必行,参考一下作为试点的浙江省高考政策,要培养一个学生,家长必须全力以赴,从幼儿园开始都是必要的!
我们学校对老师刚进行高考方面的培训,虽然我是初中老师,但是以后为学生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也是我们的工作范畴!毕竟,一旦一个学生上了小学,必定是冲着高考去的!培训完,我们一部分中老年老师的感受是,幸亏孩子没赶上高考改革,以后高考的难度是我们当老师都难以想象的!另一部分年轻教师的感受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素质迫在眉睫,还得准备好充足的资金!
具体措施,也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的!反正趋势就是,国家正在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换句话来说就是推行精英教育!真正到了拼爹与拼孩子共存的阶段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花点钱也要去好学校!而你给孩子选择了快乐,将来孩子上课初中和高中就会无比酸爽!
为什么不早早准备好呢?
我所在的学校是个普通中学,有好老师也有好学生!我带过重点班我带过普通班!近几年一直带普通班,学生素质明显不如重点班,单是有不少学生满口脏话,都让人受不了,更别说有不少惯坏了的学生!我们班已经让学校劝退两个无恶不作的不良学生了,上课捣乱,欺负同学,对于老师的管教,不听也就罢了,还辱骂老师,往学校带刀!把家长叫来学校,说老师们浪费了纳税人的钱了!我当场怼回去,也就你家孩子这样!还有更多糟心不可理喻的事呢,我就不说了!
所以说,选学校很重要,进不了名校,也要想法进个好班!普通班成才之路基本上一路是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能不能赢在起跑线,关键还是看大人自己,因为你自己,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现在多少家长都在逼着孩子学习?择校要名校,大人累够呛,孩子没天资,学习也累够呛,甚至自尊心也受挫。比如你要是王健林,还说什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王思聪不去上补习班、兴趣班,他就输在起跑线上了?人家一出生就在终点线上了!如果你自个儿吃着低保,你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你自己想想,恐怕真的只有努力让孩子去学习了。
都说什么“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起跑线究竟在哪里呢?此题不清,一切争论都是茫然与枉然的。
第一,孩子的起跑线来自家庭背景的起点。包括家庭乃至家族的城市地域、社会阶层、经济社会资源等。你可以想一想,富二代坐在父母开的豪车之上,与穷二代孤身拖着载满父母的破车,同在一条起跑线上赛跑,这样的比赛有悬念吗?一部分人的起点,正是另一部分人梦寐一生的终点。改变出身是极其困难的,只有极少数人能超越原有社会阶层,出身的起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一生的终点和底线。
第二,孩子的起跑线来自父母素质的起点。所谓父母素质的起点,包括父母个人素质、家庭教育方法、为人处世方式等。父母的个人素质和精神面貌直接决定着孩子优秀与否。父母满腹牢骚,孩子往往怨天尤人;父母娇生惯养,孩子往往恃宠而骄;父母包办一切,孩子往往懒惰无能。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绝大多数父母,之所以无限认同“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不是因为对自身不满,从而产生对孩子攀比虚荣的恐慌,就是对教育基本规律和人生长远发展的无知。当我们明白了教育的起跑线在哪里,就可以清晰的知道,如何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关键,其实在于家长自己。
上一篇:下游戏用什么游戏盒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