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母亲不让孩子玩手机,导致儿子将母亲杀死?
孩子,手机,父母如何看母亲不让孩子玩手机,导致儿子将母亲杀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安徽宣城郎溪县十字镇水鸣村,一位14岁少年因为其母亲不让他玩手机,竟然将母亲残忍的杀死在自家门口,后经调查发现,其竟然早有弑母预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不仅是一个新闻,还是一个伤悲和恐怖的故事。因为沉迷手机事导致血案也不是第一起了,我相信以后肯定会有。首先声明我不是教育专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但是作为父母,乃至作为人类,我可以给予定性这是一个反常的人道、人伦问题。
只要思路正常,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有是非的判断能力,都应该知道生命至上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一种本能。“人之初,性本恶”,即使是个调侃,我也支持这个观点。以前有专家说,人有反骨,其实是一种基因或突变问题,我也支持这个观点。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有胆量杀掉另一个人,否则这社会麻烦了。毋庸置疑,有的人天生胆大,有的人天生胆小,将门出虎子也有很多基因问题。如果你看到我的回答,很震惊或嗤之以鼻,那么我从心理学角度来了解,你的性格脾气至少是很强势。
所以,我的观点,并非只是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出来问题。手机只是一个导火索,我相信这个孩子平时的表现也肯定过于偏激,而没有及时疏导引导。(警察的结论也论证了)。当然,小孩玩手机的事必须当头棒喝,甚至都可以出台法律限制了。无须多解释,手机和游戏是孩子的天敌,靠其自身解决几乎不可能,包括很多大人都很难自我控制。
教育分为很多种,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重要,是必须的。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多研究怎么将知识和道理更顺畅更和谐的传达到学生的心底。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俗语说“惯子如杀子”,作为家长应该牢记。如今时代物质富裕精神缺乏,还有诸多外来的苍蝇蚊子,影响了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对于家庭教育问题,要做到:第一、平时所关心多指导,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需求;第二、家长努力以身作则,树立正道榜样,懂得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第三、家长自己少玩,有空多陪孩子做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好习惯;第四、学会联合教育。多和老师们,其他家长们交流,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多重视家庭环境和孩子成长的圈子,避免孩子误入歧途。
我认为做到了上述几点,一个孩子正常的成长是绝对没有问题。(原来那个看待家庭教育问答没找到,就把这个发表这里了)
(图片皆来自网络并修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样的案例真的很伤心,这个惨剧的发生应该警醒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1、家庭教育的弊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现这样的问题肯定是从小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在农村应该是比较溺爱男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让他们在家里为所欲为,等到14岁青春期孩子发现问题已经比较严重的时候,强行的控制,孩子情绪上了不顾道德不顾亲情,出现了这样的悲剧。
2、手机危害不然小觑
在城市里面很多对于孩子的教育还好一些,在农村里面手机对于青少年的危害很大,而且家长也没有什么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一方面对孩子大吼大叫,另一方面就是把手机藏起来让孩子找不到。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活动,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抵触的情绪。
3、个案还是共性
这个问题的发生,让我想起了过年会农村老家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拿着手机打王者荣耀,除了吃饭动一下,其他时间都是拿着手机在玩,他们完成沉浸在那个虚拟的游戏世界,我想起我们小时候大家还会在一起打打扑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连扑克是什么都不知道了,这是共性还是个案,值得我们深思。
悲剧已经发生,悲剧之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于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位母亲,被自己生养了14年的儿子杀死。经调查,孩子早有预谋。
听起来毛骨悚然。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手机引起的一场血案,酿成一家人的悲剧,也毁灭了两个人的人生。
那么,这场悲剧由谁引起?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孩子未成年前,只有父母欠孩子,没有孩子欠父母。
这个悲剧的缘起,我认为家庭教育占据很大的比重。
孩子降临人间的时候,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
这张白纸最终呈现的是什么模样,是壮丽河山,还是沟壑满布,全凭父母的画功。
而画功,就是家庭教育。
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带着目的性,有着远见和智慧的。傻白甜不适合家庭教育,唯有心机才能取胜。我所说的心机,就是智慧。
对孩子的教育,一定醉翁之意不在酒。
孩子要玩手机时,要想办法转移孩子的视线,而不是硬碰硬地较量。
悄悄设置障碍,让孩子经受挫折,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事情,父母都会满足他。
在家庭教育里,父母要适度装弱,包括装不懂,装懒,装病,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从参与中培养责任感,学会他人意识。
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
爱看书的父母,培养出的是有书卷气的孩子;爱玩手机的父母,培养出的是低头族。
之前,看过一个照片,非常鲜明的对比。
地铁上母子俩,一人拿着一本书看。而另一对母女,都盯着同一个手机。
如果父母每天抱着手机玩,而督促孩子学习。
这样的教育有威信力吗?
上一篇:备孕期间,能用香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