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5000万用户信息泄露,股价暴跌巨额罚款,Facebook值得同情吗?
数据,美国,用户5000万用户信息泄露,股价暴跌巨额罚款,Facebook值得同情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根据调查得出的指控,FTC要求脸书在保障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进行整改。2012年,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脸书承诺将遵守FTC规定,停止在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上向用户提供不实信息、在向第三方提供额外信息时征求用户明确同意,并设立隐私部门,在产品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确保用户信息安全。虽然当时没有进行罚款,但和解条约中明确规定,未来FTC有权对脸书的每一次违规罚款4万美元。
2012年FTC与Facebook最终和解 来源:FTC官方文件截图
3月26日,FTC正式宣布开始调查脸书是否违反了2012年和解条约的要求。前任消费者保护局负责人大卫·弗拉戴克(David Vladeck)在3月底向彭博表示:“在我看来(此次泄漏)严重违反了FTC的要求,接下来将会有严重的惩罚。”脸书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则在4月5日的采访中作出回应:“我们很自信脸书的数据安全操作符合FTC要求。”
脸书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 来源:Flickr
目前,学界认为即使脸书没有直接违规也存在失职行为,预计相关调查将持续一年左右。届时,FTC可能会对脸书进行数亿美元的罚款,并对其未来的数据商业运营模式作出进一步要求。
漏洞重重:怎样把社交媒体关进“笼子”
在网络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问题上,虽然以加利福尼亚为首的美国各州都为当地居民制定了一定的法律保护,但在联邦层面上,美国目前仍缺少一份全面、具体且与时俱进的法案。
2012年,奥巴马政府曾起草《用户隐私法案》(Consumer Privacy Bill of Rights),希望推动国会能就消费者在数字时代的权益作出明确规定,但最终失败。
美国国会山 来源:Flickr
至今,许多数据安全相关案件的法律依据依然是1986年通过的《电脑诈骗法案》(Computer Fraud and Abuse Act),该法案进行规定的单位依然停留在“个人电脑”,远远落后于互联网行业迅猛的发展。
受制于数据安全相关法律在力度和范围上的缺失,美国各州司法部门对脸书进行追责的路径也更显曲折。在美国制度下,作为政府的一部分,司法部门只能在法庭上追究谋杀等刑事责任。这意味着虽然各州检察长将展开调查,但是基本不可能直接起诉。
“检察长正在调查(本州)居民的隐私泄漏,但这里不存在刑事罪名。不像欧盟,美国没有制定个人数据方面的刑事法律。” 在接受世界说采访时,关注保护数字版权和用户隐私的美国电子前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律师杰米·威廉姆斯(Jamie Williams)说,“但是,脸书很可能面临集体诉讼(class action)。
集体诉讼指的是在多名受害者希望发起诉讼但总体人数过多的情况下,选取其中一人或数人的为代表进行诉讼。2015年,由于职场社交网络领英(LinkedIn)在没有得到用户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向用户联系人发送大量邮件,多名用户发起集体诉讼,最终达成庭外和解,由领英向全体原告赔偿1300万美元,每人最多可以收到1500美元。目前,已经有三名脸书用户在加州联邦法庭提交诉状,希望发起集体诉讼。各州在调查中所收集的证据最终很可能会在用户发起的民事集体诉讼中使用,而非直接帮助各州检察长追责。
领英 CEO Jeff Weiner 来源:Flickr
作为互联网行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在技术监管方面并未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欧盟,脸书、谷歌、苹果等企业已在数据安全等领域经历过数轮官司,但美国的相关法律依然空缺。因此除了行政和司法机关之外,立法机关也将在此次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脸书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确定将于4月11日接受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和司法委员会的联合质询。在收集充分信息后,国会很可能会在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领域立法,填补美国司法在这一方面的长期空白。
可以肯定的是,本次“脸书事件”刺激之下的司法系统判例、FTC行政处罚以及国会的立法,都将为美国互联网行业的法律监管奠定基础,深刻影响未来的行业运营模式和个人数据使用规范。在用户隐私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的背景下,美国将如何灵活利用本国政治制度来填补科技和法律的漏洞,值得长期观望。
世界说
车钦仪
责任编辑 | 徐一彤
运营编辑 | 贾珍珍
版面编辑 | 彭宁楠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谢绝商用
如需转载请私信
微博 @世界说globusnews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次事件的起始要追溯到2014年,27万Facebook用户下载了平台上一款个性分析测试的应用软件(App),该软件的开发者透过这27万用户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获得了5000万脸书用户的隐私信息并将资料私自卖给了某数据分析公司。这家数据分析公司充分利用获取的用户资料建立分析模型,精确推送信息甚至是假信息,从而影响用户的选择。
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呢?
事件目前还在持续发酵中,广大网友们都在意的是数据分析公司对Facebook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是小编想说的是,Facebook的用户数据泄露才是这次事件的起因,Facebook的用户遍布全球,人数超过20亿,但是用户资料却没有进行严密的防护,给不法分子留下了一个可乘之机。
此次事件也是给各位Boss们敲响了警钟,数据资产是一个企业的命脉,可当下各种数据的泄露事件频繁发生,且越演越烈,对各大行业造成不可损失的后果。对于数据泄露问题,亿赛通具有成熟的数据泄露防护产品,各种需求的数据安全系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保护数据资产,降低风险损失,消除用户安全隐患,有效的防止核心数据资产的外泄。亿赛通作为国内专业的数据安全行业领军企业,15年来一直以保护国家、企业的数据安全为己任,坚持做好中国数据安全防护专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巧了!
4月11日凌晨4点,今日头条张一鸣发了一封道歉信,而在大洋彼岸的那一刻,扎克伯格也在say “sorry”.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