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中国人养孩子这么累?
孩子,都是,父母为什么中国人养孩子这么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与中国的社会现状、养老、医疗现状都有密切关系,当人们发现只有教育才能改变这一切的时候,那只能一哄而上
2、教育制度 ,配合的教育制度也是走独木桥,虽然现在表面改为不少,其本质没变。
3、家长对养育或教育有内涵不懂。可以说80%的家长都不懂教育的内涵
4、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方式落后,教育改革只浮于表面
最后导致教育整个是一片乱象,家长没有安全感,盲目的被牵着鼻子走。
所以造成养育很累!很累!
我提倡的顺势家庭教育,就是立足于家长,与家长交流育儿知识,每天一篇,让家长逐渐提高育儿知识,轻松育儿。请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中国人养孩子这么累?
一,根植于血液的传统思想影响。
修身、治国、平天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思想观念已深深地烙印在国人的基因里,流淌在国人的血液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驱使着国人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累并督促着孩子狂奔,成为我们养孩子的常态。
二,社会飞速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社会发展太快了,刚刚攒钱买上了4G的手机,网络上5G新闻就满天飞了。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一个高薪职位,人家的智能系统启动了,刷脸畅通无阻了。想想就后怕,怎么办?一定要让孩子有一技之长,千万不能被社会淘汰!努力吧,开足马力,带孩子狂奔是必然的了。
三,生活水平提高有能力和时间关注孩子成长。
真是要感谢我们现在的国泰民安。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我们的素质在提升。教育理念变化快,传媒的速度更快,我们很容易就被一些理念牵着鼻子走。焦虑情绪扩大化,直接影响到我们教育孩子的内容。有能力有时间我们若不带孩子狂奔,那简直会被千夫所指啊。
四,孩子数量变少,家长专注孩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成功地造就“独生子女”这个群体,也就成功的使“4+2+1”模式的家庭在社会上占有很大比例。六个大人,一个孩子,不关注孩子能行吗?祖辈父辈齐动手,不带孩子狂奔,那是不可能的!
希望能帮到你。
木头宝妈和你共同关注孩子,家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产阶级焦虑无孔不入。攀比。怕孩子落后。人有我也得有。跟风与盲从。缺乏定力。不仅是育儿,哪个领域都有这样的焦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也觉得养个孩子太不容易了,虽然才只两年!可以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一下我在德国接触到的关于养孩子,对比一下大概能从侧面反映出个一二三,下面说一些个人感触比较大的几点:
1.生孩子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为了鼓励生育,每个月都会给宝宝发固定补助,相当于生活费,一直发到18岁。除此之外,父母也会有一些福利,比如十个月带薪产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带薪产假是可以跟孩子爸分享的,也就是爸爸也可以休产假;另外还可以申请父母假,没记错的话是三年但不带薪。
2.运营成熟且性价比高的托儿机构。在国内,小孩普遍在三岁左右才能入园。而在德国,幼儿园之前还有一个让人感激涕零的机构,它叫托儿所,专收3岁以下宝宝,理论上6个月以上就可以申请入托。在这里,不仅有很好的环境,硬件设施和老师配备都很优秀。家长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半托和全托,而且可以放宽心,因为宝宝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
3.自由开放的育儿理念。相比于国内,德国教育更显得开放,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给孩子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给自己自由。换句话说,他们心很大。比如带娃不会太多讲究,扔到沙堆不管是不是弄脏衣服让娃尽情玩,巧克力冰淇淋不管会不会影响健康都是可以吃的……同时,他们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求和期望过高必然不会轻松。举个例子,在托儿所是没有任何课程的,哪怕是针对两岁多的小孩。老师不会刻意去教孩子什么,孩子们的任务就是各种玩,给孩子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可能数学语文都不好,但他们却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4.教育孩子父母亲力亲为,老人不干涉也不会过多参与。这样虽然意味着父母要自己承担起带孩子养孩子的责任,但实际却可以避免很多冲突和麻烦。爸爸妈妈和孩子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小家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
上一篇: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能去旅游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