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核外电子分布,带s,d的那个公式,怎么解释?
电子层,能级,电子核外电子分布,带s,d的那个公式,怎么解释?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核外电子分布,带s,d的那个公式,怎么解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s、d表示电子亚层。对于同一层电子,它们之间的能量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一些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同一个电子层最多还可以再分为四个电子亚层,分别是s、p、d、f。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的应该是能级。
核外电子的排布是分层的,这个层叫做能层。
从里到外,依次是K、L、M、N能层,为什么要从K开始,这个我也不知道。KLMN能层可容纳的电子数目依次是2、8、18,公式是2n^2,n就是能层数,K是1。
在能层之下还有更细的能量划分,就是能级。同一能级能量从低到高分别是是s、p、d、f,每个能级上能容纳的电子依次是2、6、10、14,这是因为每个能级拥有的轨道数目分别是1、3、5、7,每个轨道最多能容纳两个电子。每个能层的能级数目不同,K层只有1s,L有2s和2p,M有3s、3p和3d三个,N有4s、4p、4d和4f。这里也可以看出来K层只有1s,只能有两个电子,L层有2s和2p,能容纳2+6=8个电子,以此类推。
那么就可以简单写一写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了,硼是五号元素,有五个质子五个电子,那么排布式就是1s2 2s2 2p1,s和p后面的数字要写成上标。
能级有一个能量高低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电子排入能级的时候,先排能量低的能级,再排高的,比如3p排满后先排4s,再排3d,但是如果排了3d还是要把3d写在前面。比如24号铬,1s2 2s2 2p6 3s2 3p6 3d5 4s1。
这里为什么是3d5 4s1而不是3d4 4s2呢,是因为电子排布的规则,下面细说三个规则
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在排入能级时,会先排能量低的能级,以保证整体能量最低,最稳定。
泡利原理:每个轨道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反。
洪特规则:电子在排入同一能级不同轨道时,会先占据不同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反。电子排入能级时,全排满和半排满的状态能量最低。
所以3d5 4s1比3d4 4s2更稳定。类似的还有铜的电子排布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图示之一就是电子排布式。 在含多电子的原子里,其核外电子,根据取能量由低到高离原子核由近到远的距离, 分成了七个电子层,即1,2,3,4,5,6,7共7层。不同原孑的核外电子层不同,有1层,2层,...有7层,每层含若干电子亚层,亚层用s,p,d,f表示。第1电子层一个亚层1s,第2电子层2个亚层2s2p,第3电子层3个亚层3s3p3d,第4电子层以上都是4个亚层4s4p4d4f。s,p,d,f亚层全部充满可分别容纳2,6,10,14个电孑,但某些原子某个亚层不会充满。核外电子总是进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乘以n的平方,n为电子层数。 原子核有一个电层的,也有多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指数不超过32个。 举个例子:钾原子。 电子排布式:1s2s2p3s3p4s(1,2,3,4表示共4个电子层),共4个电子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8个电子(按理说最多18电子,实际8个电子),第四层,1个电子。 共计19个电子。
上一篇:大胆说出来,不需要掩饰,你哪一次悲伤让你突然又彻底成熟起来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