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之前还是小学之后养成的?
孩子,习惯,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之前还是小学之后养成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真正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于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成长的瞬间。
教育对于孩子而言,是一辈子受益,对于教育工作而言,是一生的事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亦是如此深意。
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一个动态过程
家长们常说,孩子XX习惯不好,比如吃饭的爱看电视,比如学习做题时比较粗心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确引导后,孩子的XX不良习惯会有所改善,而在较长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后,也许这个习惯在孩子身上已经有效改正,不复存在了,当然也存在重蹈覆辙的可能。
还有一种情景也很常见,孩子以前很讲道理,怎么突然变得有喜欢说脏话、喜欢骂人的习惯了?
但,不难发现,好习惯与坏习惯之间没有绝对关系,而是动态转化的,所以家长在看待孩子身上的习惯时,保持发展眼光看,不要过分纠结到底什么时候才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好时间,到底是什么才是纠正坏习惯的时期。
孩子的认知不断丰富,家长在不断阶段的适度引导
孩子的认知是不断丰富的,随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不同阶段,学习知识,与人交往,兴趣发展等,会受到来自环境、家庭、社会、学校、自我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外界事物、对自己、对生活、学习等有自己的认识,逐渐产生自己的思想,并且也会有所选择,有所判断,也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人特点等。
其中行为习惯,则是基于孩子主要以往的成长环境、生活经验、价值认知共同所决定的,并非是单方面。在孩子的不同阶段,这三者的影响所占比重不同。在孩子小学前,家庭与学校所构建的成长环境、孩子的成长经验对习惯影响较大,则而在小学以后,孩子的价值认知则对孩子习惯影响比重不断增强。
因而,父母在孩子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式的引导,比如在孩子上小学前,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生活中重视孩子的一点一滴的细节,选择优质的幼儿园给孩子,让孩子在学校接触全面教育,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
当在孩子长大些,为孩子提高积极向上的读物,带孩子体验各类丰富的实践活动,丰富孩子的价值认知,让孩子自我意识到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发现自己行为的不足之处,自主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题主所描述的情景也让我们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子的孩子。题目中详细描述了——培养乖孩子,又担心他容易情商低的问题。
这里有了一个延伸问题,难道乖孩子就会情商低?那我们是要培养乖孩子?还是情商高的孩子?还是走入社会能够很好适应的孩子?还是听老师的话孩子?
更取决于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待了!这更是取决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了。
我们去衡量孩子是否优秀,到底用什么标准呢?
我们要培养的孩子,并非用乖不乖来衡量,也并非完全用是否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作为目标,而应该是能够独立思考,勇敢善良,健康可爱,茁壮成长,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的使命!
我们在深入思考一下,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意义到底又是什么呢?
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希望成为会学习,会生活,学习开心,生活开心的人呢!
上一篇:什么样的声音是最美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