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宝宝早识字到底好不好?该不该早识字呢?
孩子,文字,宝宝宝宝早识字到底好不好?该不该早识字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宝宝早识字到底好不好?该不该早识字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幼儿早识字是好不好,取决于孩子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识字。
如果是通过互动阅读学到的字,那当然是利大于弊,如果是通过识字卡学到的字弊大于利。
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要有文字。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回到人类的祖先智人那里找找答案。
大概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智人每一次出走非洲失败被我们近祖的竞争对手尼安德特人打回来了。原因是尼安德特人比智人高大强壮,于是我们的祖先又撤回了撒哈拉大沙漠将近3-4万年,在距今6-7万年前,智人第二次出走非洲,然而这一次成功了,而且不仅走出了撒哈拉沙漠,而且横跨欧亚大陆,横渡白令海峡,直奔美洲,另外一只还到了澳大利亚。
为什么第二次成功了?
原因是他们这一次有了语言和免疫力;
因为有了语言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大家互通有无,于是很快的成长,慢慢的形成一个大的目标——出走非洲。
但是出走非洲得先打败尼安德特人,而尼安德特人比智人高大强壮,要打败他们必须得借助工具——武器。
假如在生活实践中,一个人突然会制造武器,假如他不会语言,那么他就只能通过演示这种方式告诉别人,别人只能通过看去学习他如何制造武器(在没有视频的远古时期,这是非常低效的),但是一旦有了语言,这个人就可以把制造武器的方法总结出来,通过语言传递给其它人,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家都知道如何制造武器,从而就可以快速的制造出更多的武器。
以上是语言产生的背景。
这跟文字有什么关系呢?
别着急,听我慢慢来说。
我们知道,我们阅读的对象是文字,而文字实际上是一种符号语言,这种符号语言的信息是为了把人们想要传递的信息传递出去,让人类的历史除了口口相传变成了实实在在可以在白纸上写的黑字。
所以,文字形成是在语言之后。
较为精密的语言经历了百万年一直到6-7万年前的进化,才逐渐形成,而文字的历史有多长呢?
答案是,只有几千年。
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
第一种是楔形文字。周杰伦的名作《爱在西元前》,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穆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汉穆拉比法典》是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就是用楔形文字写的,它是一种6000多年前发源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老文字。
第二种是古埃及文字,大家都很熟悉。
第三种是中国的甲骨文,相对于前两种来说,甲骨文是最年轻的一个,历史约有3300多年。
所以,人类其实在文字出现之前,当了6万多年的文盲。
但这并不影响人类的进程,反到是有了文字,没有历史,那文字将很难被识别。
当人们从发现楔形文字到破译花了300多年的时间,还是通过现在人们能够识别的语言破译的,而甲骨文从发现到背破译只花了几十年的时间。
为什么呢?
因为华夏文明是唯一没有断层的国家,而其它四大文明都有断层,人们可以通过文化来解读历史,从而识别这些字后面代表的含义。
关于文字的历史,大家可以看看央视的记录片《史说汉字》。
所以,识字重要,比起识字,更重要的是字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如果把字从阅读中剥离开来,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说完文字的历史,再让我们来看看孩子识字的认知发展规律。
新西兰科学家玛丽·克莱研究发现,孩子的读字能力是自然发展出来的,并因此提出了“读写萌发”的概念。
玛丽·克莱发现,你给他丰富的文字环境,他自然就学会了文字。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可不像我们大人一样,把文字看成多正式、严肃的东西,如果他是自然地接触文字的,那文字也就是他生活环境中很平常的一个东西,他也就会跟学会认苹果、认橘子、骑自行车、系鞋带一样,自然地就学会认字了。
所以,关键不是你孩子几岁开始识字,而是他学会识字的方式是自然的,还是机械的。
只要父母多给孩子阅读,那么,这种能力就是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而如果是从识字卡中学会的汉字,就是把字和环境割裂开来,只管追求孩子能认出多少字的形状和读音,不管这个字在真正的语言环境里怎么用,那确实不好。
那怎么帮助孩子早点识字呢?
推荐几个方法:
1.多阅读;
平时多跟孩子读书,互相交流,让孩子能够把图片和文字对上。
那指读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只是要注意的事,不要刻意,要自然。
2.培养孩子的字形意识和语音意识;
培养语音意识,是把发音跟字联系到一起,孩子看到字的时候,帮孩子把发音念出来。
识字首先从声音系统入手,陪孩子读绘本的时候,鼓励孩子对着句子朗读出来,如果孩子不愿意,你可以从你读一句,孩子接下一句开始,一步步加大朗读的难度。
培养字形意识,就是对文字形状和功能的理解。
指着标牌让孩子看汉字,读绘本的时候用手指指读,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字形意识。
你还可以把字当图案来教,汉字本身也是象形文字,比如“葫芦串”的“串”字像一串葫芦串儿等等
3.用APP辅助识字;
现在有一些非常适合孩子识字的APP,里面有场景,会让孩子的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识字,家长也可以选择给孩子挑选一款,像我家老大很小的时候,孩子爸爸就给孩子买了一款,特别好用。
4.鼓励多输出;
比如说坐公交的时候问孩子,我们家那一站叫什么,还可以指着站名,让孩子仔细看。乘公交时,鼓励孩子主动告诉司机,目的地是哪个站。等公交的时候,鼓励孩子找一找,念一念,读一读站名。
阅读绘本的时候,指着绘本的名字,让孩子说说什么这本绘本是什么名字等等,让孩子多说,说多了自然也就会了。
好啦,以上就是关于幼儿识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如果您觉得有用,记得点个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宝宝识字这件事,最好还是不要急于求成吧,否则反而会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
首先还是要培养起孩子的兴趣,在平时的交流,阅读或者游戏中发掘孩子对识字的热情,然后再一点一点加以引导,让孩子在保持学习热情的同时让他接触更多的知识。
上一篇:如何面对有怨气的彩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