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想考人大的经济学研究生,有什么建议吗?
人大,经济学,自己的想考人大的经济学研究生,有什么建议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想考人大的经济学研究生,有什么建议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非常著名的高等学府,这里的经济学应该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一个学科。因此你如果想考入人大经济学的研究生,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你以前的学习方向是否和经济相关,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你过去的学习方向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有一定的影响和决定作用的。因为现在有的人只是看中了一些学校,但是却忽略了过去自己学科与选中学校学科之间的关联,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一些偏差。因此在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的时候必须要是过去的一些研究方向的一些延伸,这样会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中国人民大学是一个非常有悠久历史的大学,这里的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是将各个地区、各个不同地点各种公开发表的资料进行一个整理,之后再进行精选编撰出来的一个在学术界非常有影响力的权威杂志。仅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学科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大学,因此选择这里的研究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
第二,要报考人大这样学校的研究生,你要对过去报考这一类学校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来报考这样的学校。在改革开放初期刚开始有研究生的时候,我认识一个人,就说自己报考了人大的研究生,我们都非常的羡慕,但是真正考试结果出来以后,却让人笑掉了大牙,笑破了肚皮。因为他的考试成绩实在是太差了,只有很少的分数。因此我们在报考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时候,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实力进行一个衡量,在考量了自己的真正学识水平之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对于那些有能力的学霸是另当别论的。我认识一个学生是北大毕业的本科,后来考入了中科院的一个研究生,但是研究生学习半年之后,他感觉这个专业、这个方向、这个导师不适合他,就返回学校重新进行学习,终于考取了北大的研究生。这样的学霸终归是少数。因此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实力有一个综合的评判,这样我们才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第三,大学毕业以后,尤其是考入研究生的时候,我们要经常的钻研一些与自己所学业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和探讨。因此要学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逐渐的在实践中收集一些反映社会热点的,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对研究的成果通过阶段性的和整体的一些总结,写出自己有观点、有认识、有思想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这样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生期间就会有自己的学术学习成果,就会在以后的求职和工作当中得到领导的赏识,也会拓展自己的以后就业面。
我是@飞侠旅拍。经常关注我,可以了解到更多摄影、旅游、自媒体方面的相关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之前写了个经验贴,有需要的可以看看,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基本情况与报考人大802的原因
本人是北京某985高校工科专业的双跨考生,一战上岸,大三上学期的期末决定放弃保研名额去跨考经济学。选择人大经济学专业考研的原因主要是:
①在北京,离本科学校近,离家近;
②人大经济学学科在全国比较靠前,感觉考研难度会略低于清北;
③本科的专业想要有更好的发展需要读博士,并且是一门基于大量实验的学科,我很不擅长也很不喜欢做实验,也没有读博士的打算,打算选择财经类专业硕士毕业后就业。
④当时确定报考志愿时候在金融专硕和经济类学硕之间徘徊了一阵。考虑到专硕学费贵出来十万多,并且金专考研的数学是396经济类联考,难度低于数学三,感觉难以发挥工科生数理基础的优势,因此选择了学费便宜且考数学三的经济学学硕。
(2)报录比与考研难度分析
人大802有很多学院可以选择,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经济学院与应用经济学学院的报录比大概在20:1左右,财政金融学院、马院政经、社会人口学院人资环、商学院等招收人数较少,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总体来讲,人大经济学考研难度较大,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克服惰性持续努力,就会发现离目标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3)2020年人大经济学考研变化
今年人大经济学整体录取人数稳定,并没有扩招(可能是因为保研人数增加,挤占了部分统考名额),经济学各个学院学硕录取人数加起来在100人以上,经济学院和应用经济学院占据了绝大部分。经济学院今年分裂为经济学院与应用经济学院,但是其实对报考专业影响不大,只是将部分专业挪出去分入了应用经济学院。今年经济学院的复试线是368,进复试68人,应用经济学院复试线382,进复试大概30多人。
二、考研初试经验
(1)公共课复习时间安排和经验分享
①数学
数学是人大经济学考研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2020年的数学三难度很大,在考场上就发现高数最后一道题居然第一问就不会,做线代发现第二大题的第二问居然也一点思路也没有,考场上心态很崩,时间又过去得很快,最后大概剩下30多分钟检查也没能有对空着的题有一点想法,好在其他会的地方没有大的失误。2020年数学难度较大导致复试名单中140分以上的人数微乎其微,所以130分以上就算较高的分数。
我的数学复习是从4月份开始的,因为我本科的数学基础还可以,获得过校数学竞赛一等奖与北京市数学竞赛二等奖,本科的高数、线代、概统均分接近100分,数学复习起来上手很快。4月开始边做教材的课后题边做复习全书,5月中旬全书做完第一遍后做了高数十八讲,第一遍不会的经典题目做了一本薄薄的笔记,6月到8月做完了660题并二刷全书,看十八讲的笔记,9月开始做年份靠前的部分数学三真题、三刷全书,并做了数学一、数学二与数三共同部分的真题,真题留了几套最近年份的最后做。10月-12月就在不停的做模拟题,直到考试。
上一篇:数学为什么那么完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