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狸猫换太子历史真有此事吗?
真宗,仁宗,太子狸猫换太子历史真有此事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出处
京剧《狸猫换太子》
《狸猫换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一个文学故事,作者石玉昆是清朝嘉庆年间著名的“子弟书”(一种由清朝八旗子弟发明的讲唱文学)说唱人。书中第一回讲的便是“狸猫换太子”,在了解这个故事的真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故事梗概: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的第一任皇后章穆皇后郭氏去世后,刘妃为了夺取正宫皇后的位置而用剥皮的狸猫调换了李宸妃所生的男婴。事后刘妃如愿被封为皇后,他的儿子也被立为太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而太子的亲生母亲,即李妃,却被打入冷宫,最终又在刘皇后的陷害下流落民间。多亏包拯出手相救才得以与已经即位的儿子相聚,自知东窗事发的刘太后因而自尽身亡,包拯也因为在这件事中立下功劳而被宋仁宗擢升为宰相。
历史事实
刘太后画像
我们再来看一下“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三侠五义》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虽然是小说,但它却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在历史上的确有“狸猫换太子”故事中的一些相关人物,但文学作品当然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的区别。根据《宋史》的记载,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宋仁宗的亲生母亲李氏本来是侍奉刘德妃的宫女,在被宋真宗临幸之后生下皇子赵受益。而赵受益自出生之前就已经被当成了刘德妃的儿子。这一点非常重要——即宋真宗对赵受益的身世非常清楚,刘德妃之所以能够认养这个儿子,也是宋真宗本人一手撺掇的——早在赵受益出生三个月之前,宋真宗就已经对外宣布刘德妃怀孕的消息了。
赵受益在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被立为太子,并改名赵祯,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后即位为帝,是为宋仁宗。由于宋仁宗即位时只有十三岁,所以一直是刘太后垂帘听政。刘太后终生也没有给赵祯说过他的身世,知情的宫女、大臣等等当然也没有胆量把实情说出来,所以,直到刘太后去世之后,才有知情人告诉宋仁宗,说他乃李宸妃所生,并说李宸妃其实是死于非命(有野史记载这位知情人就是宋太宗的第八子——“八大王”赵元俨)。
宋仁宗赵祯
这对宋仁宗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难道那位养育自己二十三年的刘太后竟然是害死自己亲生母亲的仇人?!经过多方询问之后,宋仁宗确认了刚刚亡故一年的李宸妃确实是自己的生母,但为了弄清楚李宸妃到底是怎么死的,宋仁宗决定开棺验尸。结果没想到,李宸妃的遗体由于有水银的保护而栩栩如生,完全没有被人谋杀的痕迹,而更令人吃惊的是李宸妃居然是穿着皇后的冠服入殓的。这也正说明,刘太后之前不仅没有迫害李宸妃,反而对她非常照顾,甚至突破礼法的约束,以皇后之礼给她下葬。
得知真相的宋仁宗既对终生没能与生母相认而悔恨,同时对刘太后也是又爱又恨,毕竟是她割断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联系,但除此之外她又真的是一位好母亲、好太后。所以,宋仁宗 “诏中外勿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意思是不允许任何人再讨论皇太后垂帘听政之事,因为,任何风言风语都可能对她带来名誉上的伤害。真是的历史故事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即历史上并没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却真的有“仁宗认母”一事。
“仁宗认母”与包拯的关系
包拯画像
我们再来看“仁宗认母”的故事和包拯的关系。《三侠五义》中写到李宸妃因为刘皇后的陷害而被宋真宗赐死,她又在太监秦凤的帮助下逃到了陈州。无依无靠的李宸妃在陈州只能靠乞食而生,而正在此时,她遇见了包拯,并在包拯的帮助下进宫与宋仁宗母子相认。但在真实历史上包拯在刘太后去世前后才中进士,但也没有出来做官,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包拯首次做官担任天长知县的时候,事情早已真相大白三年之久了,况且一个小小的知县,根本就没有处理这种大案的机会。所以,“仁宗认母”事件完全与包拯无关。
历史上真实的刘太后
在“仁宗认母”事件中,提出“借腹生子”主张的其实是宋真宗,他为了将刘氏晋升为皇后而出了这个主意。并且,刘太后终生也没有做过对不起李宸妃的事,甚至就连宸妃的称号也是刘太后给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刘太后隔断了仁宗母子的亲情,二十三年之中都没有把实情说出,李宸妃比她早一年去世,而此时,宋仁宗已经当了十年的皇帝,这确实是让仁宗抱恨终身的事。
北宋时期的中国形势
历史上真实的刘太后非常不简单,她在宋真宗后期便逐渐掌握了朝政,后来又依据宋真宗的遗诏临朝称制(真宗遗诏为:“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她具有出色的治国能力,并且为人也很果断干练,她甚至曾经在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穿着帝王的龙袍参加册封大典。正因如此,曾经有大臣上书,请求让她学习武则天称帝,但她断然拒绝了,说不能做对不起赵宋皇帝的事。后世常常将他与汉朝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这两个“狠角色”并称,但是史书中说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意思是她有很强的政治能力,摄政期间取得了显赫的政绩,却没有做出扰乱国家安定的事。
另外,很多人认为,狸猫换太子故事实际影射的是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她的确比较恶毒,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差点害得明宪宗断后。这是另一个故事了,我们有机会可以再一起讨论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小说《三侠五义》以及京剧《打龙袍》的广泛传播,狸猫换太子成了世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桥段。
其实这是大宋真宗年间一段宫斗大戏,宫中刘妃与李妃同时怀孕,阴毒刘妃为争太子之位,设计用剥皮狸猫调换李妃之子,善心宫女不忍杀死皇子暗中将其送到八贤王府扶养。李妃因生妖孽被打入冷宫不堪凌辱逃亡民间。于是奸妃之子遂成太子,其亦登顶后位看似风光无限。
只是苍天有眼,几年后刘妃之子夭折,真宗无子只得过继兄弟八王一子承继大统,于是八王趁机令真太子归位,真是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
随后太子继位也就是大宋仁宗皇帝,包拯放赈陈州巧遇流落民间的李妃,他明断奇案还李妃清白,刘太后见事情败露饮鸩自尽,包拯代李太后棒打仁宗龙袍责其不孝之过,仁宗才得以迎回李太后母子终团聚。
世人看着奸人受惩好人团圆皆大欢喜,故事虽是编撰,可历史中确有真实故事原型。故事中的刘妃就是宋真宗皇后刘娥,而故事中李妃原型并不是妃嫔,而是刘娥的一名宫女。说到这里友友们是不是好奇心顿起,至于“狸猫换太子”真相到底如何?且听有书君为你娓娓道来。
上一篇:为什么山东菏泽郓城的彩礼那么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