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斯克成功发射两颗互联网卫星,计划用12000颗卫星包围地球打造全球Wi-Fi,你觉得这个计划靠谱吗? ?
计划,互联网,马斯克马斯克成功发射两颗互联网卫星,计划用12000颗卫星包围地球打造全球Wi-Fi,你觉得这个计划靠谱吗? ?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早在2015年1月,马斯克首次宣布了通过发射卫星向全球提供高速互联网连接的计划。同年9月,马斯克正式向FCC提出申请,发射4000多颗近地轨道卫星,组建卫星宽带网络“Starlink”,用于向全球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马斯克称这项计划需要约100亿美元资金。
这一计划可以给全球偏远地区提供高速、低延迟的互联网连接服务。FCC主席Ajit Pai日前也对该计划计划表示了赞赏。SpaceX的完整计划方案还需要获得FCC的批准。
根据申请文件显示,SpaceX将先发射两颗小型通信卫星Microsat-2A、Microsat-2B,从2018年开始部署4425颗宽带互联网卫星,到2024年部署完成。继而,SpaceX又大幅增加卫星总数,计划向更低高度轨道新增发射7500颗卫星。
整个Starlink计划完成后,将有近12000颗卫星包围地球。今天的发射将是马斯克又一项疯狂计划的开端。
你觉得这个计划靠谱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从网上获知该消息后,大脑里最先想到的是,埃隆·马斯克确实对得起“科技狂人”的名号。要是在中国,从小孩们到成人们,有绝大多数的人都对科技充满狂热的爱意,那未来中国在世界上成为高科技文明的引领者,就会是个必然。因为从本质上讲,一个国家的科技是强是弱,进步得是快是慢,主要还是取决于该国的人才数量和质量(尤其是行业精英)。况且,中国从古至今都不缺少有梦想的人,有创新精神的人,有志于在科技界取得至高成就感的人(金钱和地位倒是其次的)。
马斯克及其团队所制定出的Starlink卫星星座计划有哪些亮点?这在我看来,有这么五大亮点。
第一,从1957年到今天,差不多长达60年的时间里,地球人向太空就发射了总共4800多颗卫星,目前依然在轨运行的卫星也尚不超过1800颗。而按照SpaceX,尤其马斯克本人所制定出的Starlink卫星星座计划,从2018年起,SpaceX要在今后10年左右的时间里,向太空发射大约1.2万颗卫星。在这约1.2万颗卫星当中,大概有4400颗Ka波段和Ku波段的卫星在距地面12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剩余约7500颗V波段的卫星则会被SpaceX部署于距地面340公里的低轨上运行。
按照计划:SpaceX卫星系统中的每一颗卫星能够为用户提供的下行容量总和约为20Gbps左右,每位用户可以享受到最高1Gbps的宽带服务。同时,由于卫星处于低轨道,所以延时可以被控制在25ms到35ms之间。而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也并非是个旷日费时的百年工程,SpaceX的目标是在2024年之前使Starlink得以全面运行。
第二,2014年11月,马斯克便在社交媒体Twitter上向人们放出这样一个信息,SpaceX有意进军商业卫星行业。接着是在2015年初,SpaceX首次向人们公布了Starlink卫星星座计划。据此,不难推导出两个结论。一个,实际上,应该是在2014年甚至更早之前,马斯克就已经在自己的大脑中酝酿出了Starlink卫星星座计划的雏形。二个,SpaceX制定Starlink卫星星座计划,基本上采取的是稳步推进的策略(就相当于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比如,SpaceX在自己掌握了相当成熟的火箭回收技术(垂直起降),以及能够研发、生产(重型)火箭(飞船)的基础上,才在2018年开始执行Starlink卫星星座计划的。
第三,前面说到SpaceX进军商业卫星行业,等同是说SpaceX也又将具备研发商业卫星的能力。其实,SpaceX已经在华盛顿西雅图市雷德蒙德设立了一个卫星研发中心,后面SpaceX计划在加利福利亚、德克萨斯、和华盛顿测试与六个宽带接收站的兼容性,以验证在轨卫星跟地面移动终端之间连网的效率。再则,SpaceX后续在执行Starlink卫星星座计划的过程中,SpaceX的火箭回收技术、及研制火箭等航天运输工具的能力只会因此越来越厉害。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一个人在某个行业越多实践,所具有的专业能力便会越强。同理,SpaceX在未来差不多10年里,要向太空发射1万多颗卫星,还要给其他公司提供航天发射服务,从而SpaceX所积累的整套技术和研发能力只会越来越雄厚。比如,2018年2月22日,SpaceX采用一枚猎鹰9号火箭将3颗卫星成功送上太空。并且,SpaceX第一次尝试回收两片造价昂贵的整流罩。虽然SpaceX回收整流罩以失败告终,但人们从SpaceX本次回收整流罩的过程中,可以感知到SpaceX的技术实力不可谓不强。
这一次,SpaceX名义上的主角是一颗名叫“Paz”的地球观测卫星,全重1341公斤,设计使用寿命为7年,由空中客车防务及航天公司研制,隶属于西班牙。其携带有一个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它将和未来发射的携带有光学成像系统的Ingenio卫星共同组成国家卫星地球观测方案(National Programme for Earth Observation by Satellite,PNOTS)。不过,对于马斯克来讲,两颗各重400公斤、代号分别为Microsat-2a、Microsat-2b的演示卫星才是这次发射真正的主咖。这次发射前两颗实验星Microsat-2a和Microsat-2b的设计周期为20个月。每颗卫星的尺寸大约相当于一个小型冰箱,并携带计算机、动力推进系统、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GPS导航设备。按SpaceX公司的说法,每个卫星上还有一个ku波段宽带相控阵天线和一个卫星间光通信链路。
第四,目前全球前十大超级独角兽公司中,SpaceX是其中之一,SpaceX固然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但SpaceX的商业盈利能力却并不是太强。而SpaceX要持续推进自己早已制定的商业太空探索计划,需要不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研发、制造等,需要从市场上获得有足够多的收入。就全球范围而言,一年下来,商业航天市场的规模有3000多亿美元,SpaceX可参与的火箭发射仅才50来亿美元的规模。况且,SpaceX并不能完全独占这50亿美元的火箭发射市场。于是,SpaceX也就才有了动力制定Starlink卫星星座计划并在往后付诸实施。按照马斯克的估算,SpaceX为Starlink卫星星座计划需要付出100亿美元的代价。一旦Starlink卫星星座计划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每年形成的商业产值有数百亿美元。SpaceX预计,到2025年,SpaceX的卫星业务收入可在300亿美元之上,火箭发射业务收入亦可达50亿美元。
第五,据联合国宽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全世界有大约70亿人,其中仍有36亿人因为种种原因至今不能用上互联网。SpaceX由此设想的是,在太空围绕地球组建起一个信号覆盖广,通信效率高的卫星互联网络,地球上绝大多数的人将从此用上互联网。加之,SpaceX打算让Starlink卫星互联网能与传统的有线宽带相媲美,正如SpaceX在2017年3月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交的一份申请中称,“卫星互联网将提供高速、高带宽、低延迟的网络服务,将可以和地面有线宽带接入服务之间形成竞争”。当然,SpaceX如此看重该市场,同样有其他公司垂诞该市场。比如,作为SpaceX的商业对手之一,OneWeb就此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出,SpaceX的Starlink卫星星座计划会给太空带来不少的垃圾、还会影响到其他在轨卫星的运行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