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王朝》中康熙明明痛恨江湖术士,为什么还会说:江湖术士的话也代表一些民意?
康熙,太子,阿哥《雍正王朝》中康熙明明痛恨江湖术士,为什么还会说:江湖术士的话也代表一些民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上。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本头条号“逆流时代”,也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首先回顾剧情,在雍正王朝中,热河行宫事件导致康熙彻底断绝了太子登上君主宝座之路,太子之位空悬,康熙同时立了三个儿子作为亲王,其用意很明显,不想让天下知道具体他心中的未来帝王人选,因此,册立三个亲王是最聪明的打太极招数。回京之后康熙要求百官推荐太子人选,此时佟国维,首辅大臣,就成了每个心怀帝王梦的阿哥,亲王的争抢对象。
八阿哥胤禩当时风头正茂,术士张明德放言,胤禩日后必定大贵,这话传到康熙耳朵里以后,康熙就说出江湖术士的话带有一些民意,这话说出之时,佟国维就在康熙身边,经过他的分析,他认为,康熙有意于将皇位传给八阿哥,从此死心塌地成为了八阿哥党。
事实上,这只是皇帝的太极说法,他只是给了八阿哥希望,又没有确定要立八阿哥为太子,多少带些民意,这话意味深长,带多少民意,民意所向是否存在结党营私,是否说明八阿哥势力已经过大,未来是否会强制夺权,等等。后来结果果然没有把皇位传给八阿哥,也许他只是无心的对张明德的话做个评价,也许,他当时心目中已经把胤禩从太子人选中消除,只为了一举挖出八阿哥背后的党羽,结党营私,历来是立太子的大忌。
当年的九子夺嫡境况异常惨烈,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康熙说的“民意”不过是政治权力人物惯用的以“民意”的说法来代替掩盖“官场拥戴”的实质。康熙痛恨江湖术士,老八一伙儿偏偏用了这种犯帝王心理大忌的手段,康熙已经非常反感厌恶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说了这么句金口玉言是明确表示了对老八的默许,实际上是在欲擒故纵。老八一伙儿也是利令智昏了,借着康熙的这句话加紧加快了拉拢结党,制造拥戴立老八当太子的声势。把老四气的半死,还是邬先生一语点破“天机”,什么八贤王八大王,那是大王八!果然满朝文武,地方封疆大吏绝大多数支持老八当太子,应该把康熙吓着了,厌恶痛恨加忌惮,再不立即镇压真当朕这个皇帝是摆设了!随着为首的佟国维垮台,老八彻底丧失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康熙当时是否真的想推举新太子?我认为不是。
第一,旧太子虽然昏庸,但并无明显的失德之处。旧太子被废其实是因为两件事:刑部冤案和张春华之事。但是前者肖国兴的奏折被烧,并无证据与太子有关;后者是宫闱丑事,不能外扬。况且胤礽行事乖张是因为大阿哥的魇镇。如果康熙真废了太子改立新太子,难以服天下人。
第二,众阿哥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如果此时立一个新太子,立刻成为众矢之的。胤礽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康熙还是想让胤礽复位的。
但是他又想借此让大臣们表表态,看看大家的立场。所以他要大家推举新太子。
这时江湖术士放言八爷会当皇上,八阿哥为避嫌,把他捆到了皇上面前。康熙说什么?他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要去管他。接着又说:江湖术士的话,有时候也能代表民意嘛。
康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知道八爷党很多,这是让八爷党们充分地暴露出来。 没想到八爷党们还真的纷纷跳出来。
康熙一看,嚯,真不少!于是他要扭转风向。
康熙把关在宗人府的十三阿哥放出来了。 很多人一看:这档口把十三爷放出来,怎么,皇上有意十三爷?于是便退缩了。
但是大部分人刹不住车,转不过弯,还是继续推举八爷。
怎么办?先前康熙已经说了,这次以公意为准。难道真的要让八阿哥当太子?
当然不可能,康熙有的是办法。 他把八爷党的党魁——佟国维找来了。
康熙先暗示说:人老了,要给年轻人挪挪位子。然后问佟国维,佟家下一代有谁可用。佟国维便向康熙推荐了侄子隆科多。 结果第二天隆科多就向康熙举报了佟国维,说佟国维要自己死保八爷。于是康熙大怒,让佟国维滚蛋。
是隆科多忠心无私,佟国维老迈昏庸吗?当然不是。这是康熙、佟国维、隆科多三个人演的戏啊。
隆科多告发佟国维,推举八爷的人就成了结党营私,居心叵测。八爷的太子之位,飞了。佟国维虽然退休了,但是康熙承诺会重用他侄子,佟家的权势不倒。这就是康熙与佟国维达成的交易。
上一篇:支付宝五福你们分到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