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中有真实原型吗?
红楼梦,作者,书中红楼梦中有真实原型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红楼梦中有真实原型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假作真是真亦假,自打《红楼梦》问世以来,世人就一直在为红楼中的人物、事件争论个喋喋不休。当年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那个人,估计也没有想到,一部书会给后世留下那么多的疑团。当然,说他是故意如此,也有可能。
我想,《红楼梦》里描写的这些家族是有原型的,至于这些家族是不是四家那就未必了。也可能是三家或者五家,为便于小说的铺排,作者采用了四家,并且用了“贾王史薛”四大姓,按照书中那些起名的谐音,这四大家族念起来,是不是也有着“家亡死绝”的意味?
曹家是胞衣出身,这在最早的时候应该是比较低下的,说到底是贵族的奴才,所以如果要去查曹家的家谱,大约也是无据可查的。《红楼梦》没有记载家族的发家史,却记下了家族的衰亡史。所以,在《红楼梦》中专门写到赖大家,作为贾家的奴才,他家的后人也通过科举入了官,赖嬷嬷等对贾家表示出的感恩之情,也许就是贾家换一种身份来感恩。
有据可考的是,曹雪芹的祖父江宁织造掌门人曹寅娶的是苏州织造掌门人李煦之妹,在那之前,曹寅和李煦同为康熙的御前侍卫,都深得康熙帝信任,把最好的差使交给了他们。
在清代人李果的一篇名为《前光禄大夫户部侍郎管理苏州织造李公行状》中,李果写道李煦“有子二人,鼎、鼐;女一人,黄阿琳其婿也。”李煦的儿子女婿名字写得清清楚楚。另外,李煦还曾向康熙旁写过《谢召见李鼎折》,感谢皇帝召见自己的儿子,确认李煦确实有个儿子名唤鼎。
《红楼梦》中史家大小姐史湘云,从小没了父母,跟着二位叔叔生活。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说到忠靖候史鼎前来吊丧,到了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说到史湘云的另外一位叔父保龄候李鼐外出做官,贾母因不舍得史湘云远行,所以把她接了来大观园住。这里正好暗合了那句“有子二人,鼎、鼐”。
曹公说“真事隐,假语存”,可是,他本人内心又不甘心真的将真事都隐了,所以时不时透露点真相让人看看,让你摸不着头脑,又让你欲罢不能,想要一探究竟,这大概也是越来越多人对《红楼梦》感兴趣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的自传性小说这个观点,自从胡适先生考证出曹雪芹的家世以来,就一直被很多人认可,但也有不少人对此争论不休。从文学艺术上来说,《红楼梦》就是一部小说,一部既虚幻又真实的小说作品。要说,书中没有作者或者现实生活的影子,那恐怕也不现实,但要说完全是作者的真实自传,或者现实中的真实事件,那恐怕又有些穿凿附会了。
其实不止曹雪芹,任何一个作家,要写一部小说,无论是书中的人物,还是一些情节事件,要说完全靠想象力凭空虚构,恐怕也不太可能。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自己的人生经历掺杂其中,或者至少有一些身边的事或听来的事、见过的人等等。《红楼梦》这么一部庞大的作品,又怎么可能没有作者的生活痕迹呢!
比如,我们透过前面一些文本或者脂批可以推断出贾府最后是被抄家的结局。而现实生活中,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正是被雍正抄家的。
所以,发生在作者家族里的这一经历,就成了《红楼梦》中贾府的结局。再比如,书中很多次说到贾家的祖辈如何挣得功业,贾府如何成为赫赫杨扬的国公府,这何现实中的曹家也是基本吻合的。
再比如,书中写到的元春省亲这一盛事,作者的描写非常详细,从接了御旨开始筹备省亲别墅,规划园子,采买物件,甚至到买戏子请尼姑等等,这一众细节,可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在十六回中,贾琏王熙凤夫妇和奶妈之间的闲谈,正是康熙几次南巡的历史事实。此处也有脂砚斋的批语:“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
虽然历史事实中,或者说在曹雪芹家族所在的那段历史现实中,并没有娘娘回家省亲的事实,但是却有现成的康熙四次南巡。而且这接驾的,正是作者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和他们的亲戚李煦。
所以说,小说的虚构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一些现实的真实。那么,同样的道理,人物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根据的虚构。在《红楼梦》一书中,尤其是看脂砚斋批注本的《石头记》,就会发现,在很多时候,作者写到一些小人物时,脂砚斋就会有一句批语:“确有其人”。这说明,至少里面有一些人物,或者说某一些人物身上的特制,是现实生活中可能真的存在在作者身边的人,是作者和批书人都认识或者至少见过的人。
至于一直以来,被很多人猜测或者争论不休的一件事,就是贾宝玉的原型到底是不是作者曹雪芹,这恐怕也不能一概而论吧。经过一些红学家的考证,大家都认为曹雪芹的生活环境,应该是和书中的贾宝玉相似,从小锦衣玉食,珠围翠绕。
但是,从当时人对曹雪芹的外貌描写可以知道,曹雪芹的外貌是:“身胖,头广,色黑。” 满清皇室后裔裕瑞在他的《枣窗闲笔》中,也记载了曹雪芹是一个性格开朗,善言谈,爱开玩笑的人,体格相貌也远远称不上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这和书中贾宝玉的描写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差甚远。
其实,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红楼梦》这部近乎史诗一样的庞大作品中,作者一定是带有很多真实性的描写的。尤其是对一些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比如吃饭、唱戏、猜谜、作诗,甚至祭祀和婚丧嫁娶的一些活动。这在脂砚斋的批语中也能找到一些对照。甲戌本第二十五回中就有一则批语:“一段无伦无理信口开河的混话,却句句都是耳闻目睹者,并非杜撰而有,作者与余实实经过。”
但是,要说完全是真实自传,恐怕也不对。在乙卯本石头记的第十九回中有这样一则脂砚斋的批语:按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曾亲目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不独不曾于世上亲见这样人,即阅今古所有之小说奇传中亦未见这样的文字。于颦儿处更为甚。
从这一段脂批可以看出,批书人脂砚斋也已经给我们说的很清楚了,贾宝玉是作者塑造出来的一个小说形象而已,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的一个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