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辩论和打嘴炮的区别是什么?
辩论赛,自己的,的人辩论和打嘴炮的区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辩论和打嘴炮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辨论在讲道理,打嘴炮是不讲理,湖骂人让自己开心,让对方生气话,全骂出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长不看版
辩论是说服的艺术,嘴炮是撒泼的艺术。
前者的目的是说服他方,
后者的目的是打死对方。
我是薛潜之。读书思考,言有所值,把这个世界解剖给你看。
辩论与辩论赛
辩论是说服第三方的艺术。从本质上,是一门传播学的分支(被称为台湾辩魂的黄执中先生就是学传播学的,辩论在很多台湾大学的传播系是占两学分的专业课。)所以本质上它是一门学科。
那么辩论和和嘴炮最大的区别我给大家归纳下就是:
高效议事方式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人对于辩论的理解(准确的说是对辩论赛的理解),只有全国大专辩论赛的新加坡赛事。由于辩论赛的表演性和高度传播性,使得它成为“辩论”传播最广泛的形式无可厚非。不过这也让我们对于辩论的理解出现的偏差。
当年蒋教授“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魅力。可是,当我们认真的去观看那段“上古时期”的视频(圈内叫法),我们会发现那时候的辩论赛讲究的是辞藻华丽,自说自话。很少真诚的和对方探讨辩题,它能让观众和评委深深的震撼于台上辩手的语言功底和演说能力。可是事后真正的咀嚼,只会发现他们似乎只是观赏了台上辩手的炫技表演。
这一弊端在当时游行起了一股风气,我在这里不多说。《炊事班的故事》第二季第7集中炊事班上下也分成正反两方,围绕嘟嘟之死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的问题展开辩论。
其实这里用很诙谐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嘴炮从本质上并不是想好好的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它只是想表现出我很强,你说不过我。“白展堂”关于猪是自杀的论点从一开始就站不住脚。当班长提示过后他的回应是“天方夜谭是西方的神话,八戒是中国的神话。”从这里开始,已经跑偏了压根不是在讨论“嘟嘟”到底是咋死的了。接下去的发言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立场性发言了。
那么辩论的高效性到底体现在哪里?
孙中山先生当年为了当年西学归国为了实现他《三民主义》的理想,他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写了一本书《民权初步》。
此书为教吾国人行民权第一步之方法也。倘此第一步能行,行之能稳,则逐步前进,民权之发达必有登峰造极之一日。语曰:"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意为"走至远处是从近处起,登至高处是从低处起。"﹞"吾国人既知民权为人类进化之极则,而民国为世界最高尚之国体,而定之以为制度矣,则行第一步之工夫,万不可忽略也。苟人人熟习此书,则人心自结,民力自固。如是,以我四万万众优秀文明之民族,而握有世界最良美之土地、最博大之富源,若一心一德,以图富强,吾决十年之后,必能驾欧美而上之也。四万万同胞,行哉勉之! 民国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孙文序于上海。
此书为教吾国人行民权第一步之方法也。倘此第一步能行,行之能稳,则逐步前进,民权之发达必有登峰造极之一日。
我们看到先生对于这本书是给予厚望的,《三民主义》之首便是皿煮,然而实现皿煮需要大家能真真正正真诚的交流和辩论,而不是无需的混乱的“一百个暴君”。所以先生以美国的《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为主,并参考美国女权运动者沙德(Harriette Lucy Shattuck,1850年-1937年)女士之《议事规则》(Women's Manual of Parlimentary Law)一书。写下的专门对于开会辩论议题的规则。
辩论是西方的舶来品,它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推进议题的进程。让政策问题可以有序的进行讨论和辩论。保障各方的发言权。以《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根本原则和规定为例。
平衡:保护各种人和人群的权利,包括意见占多数的人,也包括意见占少数的人,甚至是每一个人,即使那些没有出席会议的人,从而最终做到保护所有这些人组成的整体的权利。正是几百年来,人们对这种平衡的不懈追求,才换来了议事规则今天的发展。 对领袖权力的制约:集体的全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领袖,并将一部分权力交给领袖,但是同时,集体必须保留一部分权力,使自己仍旧能够直接控制自己的事务,避免领袖的权力过大,避免领袖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集体的头上。
多数原则:多数人的意志将成为总体的意志。
辩论原则:所有决定必须是在经过了充分而且自由的辩论协商之后才能做出。每个人都有权利通过辩论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意志,甚至一直到这个意志变成总体的意志。 集体的意志自由:在最大程度上保护集体自身,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和平衡集体成员的权利,然后,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事。
它追求的是,各方都能在有序有礼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加速议题讨论的进程,避免讨论一些与辩题无关的东西。(人身攻击和嘴炮炫技)。
举一个栗子,在美式辩论中存在的一种赛制:林肯——道格拉斯赛制,为了纪念林肯与道格拉斯先生曾经用这个赛制进行7场关于“是否废除奴隶制”的伟大辩论而命名。
两位辩手都全面对立,一方代表正方,另一方代表反方。正方必须证明这个决议是正确的;反方必须阻止正方的实现这个目标。辩论结构在标准的林肯道格拉斯辩论结构中,每一方都做两种类型的演讲。首先是推定演讲,各方将做一个支持或反对决议而准备的演讲。二是辩驳演讲,反驳对方所提出的论点,最后尝试获取评委的投票。不过要注意的是,由于反方是为了反对正方的立场,反方的推定演讲通常也会包含反驳正方推定的内容。此外,每个辩论者有一个机会在盘问期间直接询问另一方。
双方都有13分钟的陈述(申论),和3分钟的盘问(质询)所以很难投机嘴炮,同时严格的规则使得每一个环节都有基本任务。下一个环节必须比这个环节对于辩题的探讨更加的深入,扼杀了嘴炮的可能性。(单纯嘴炮,在每个环节的深入中只会越来越空泛和离谱。)所以比起新加坡赛制(我们所熟知的赛制。)为了考虑到传播性和观赏表演性。我们发现更传统的辩论,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新加坡赛制很容易摸鱼,自由辩就是一个很好的模鱼环节。)以及对于辩题内容真正的讨论。
上一篇:怎么样才可以和吴彦祖一样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