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看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负增长?
出货量,中国,手机市场怎么看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负增长?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根据Canalys资料显示,近九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现首次负增长,大家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球技术分析公司Canalys发布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年总出货量为4.59亿部,较2016年下跌4%,这是中国首次出现智能手机年总出货量下滑的情况。
而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4月9日发布的《2018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指出,国内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延续下降趋势。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的发展情况延续了2017年的寒冬态势,出货量为8187.0万部,同比下降27.0%。期中国产品牌出货量7586.4万部,同比下降27.9%。这个降幅堪称雪崩,令行业压力增大!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智能手机近年来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创新,整个市场的同质化加剧,产品也比较普及了,人们越来越缺乏换机的动力,销量增长自然乏力。出现负增长是早晚的事,只不过现在终于越过了临界点。
市场疲软,“厮杀”将更加残酷。雷军去年11月曾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基本成熟,华为、小米、OPPO、vivo、苹果这前五名的市场份额会达到90%多。那么,五大“寡头”实力越来越强,酷派、金立、魅族等国内二线手机厂商就要“艰难”了。这种艰难现在已经表现出来:去年年底金立手机曝出资金链周转危机,负债或达百亿;酷派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跌出前十;魅族的日子这两年很不好过等等。二线品牌马上要面对的是生死危机。
中国手机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分析,目前国内手机技术突破可能性不大,下一波换机潮还要在5G商用时代,行业淡季还要再持续几年。这种情况下,厂商开始走上求变之路:寻找更加细分的手机市场,如游戏手机;继续下沉到四五线城市以及农村;转向拼海外市场增长等。先维系生存,撑到5G时代再看机会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比如起步、发展、飞速、稳定乃至是跌落、凋零,这是客观历史规律,可以说谁都逃不过。
当然,有的行业可能根本没起来就衰落了,而有的稳定之后就固定在了一定的规模,或者调整转型。
大家可以先想想PC电脑。上世纪,电脑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动辄好几万,当年可是天价。后来兴起了DIY、攒机,很多人为了一点性价比,为了一点性能,为了一点超频,投入极高的热情,对各种参数如数家珍,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这些年,PC电脑行业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电脑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家不在乎什么复杂参数了,也不在乎一点点性能高低了,能用来正常办公或者日用、娱乐就好了。
同时这几年,PC电脑的出货量也越来越低,因为有了手机有了平板,很多人不需要电脑了,但是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PC电脑的出货量第一次出现了回升,幅度不大但也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因为挖矿、吃鸡、轻薄笔记本等需求扩大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智能手机其实走了一条和PC类似的路,甚至用更快的节奏,走完了PC的一些路程。
前几年,我们也会为了手机的各种参数、各种跑分对比来对比去,甚至为了谁好谁坏吵得面红耳赤,就像当年争论ATI显卡、NVIDIA显卡谁好谁坏一向。
但是现在,手机已经彻底普及了,也极大地成熟了,你还会在乎谁比谁跑分多百分之几吗?更多人在乎的是流畅好用、拍出好照片之类的,和PC电脑发展何其相似。
Canalys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4.59亿部,相比上年下降了4%,其中第四季度最惨,同比大跌14%,仅出货1.13亿部。
而在2011年,我们可是见过150%的增幅。
2017年将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一个分水岭,它代表着从此以后,中国手机市场已经成熟了,丰满了,不会再有太大波澜(除非有真正的革命性技术或设计),因为大部分人都进入了正常稳定的升级换机阶段,以后出现更大跌幅也正常。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接下来的日子无疑会更难过,要努力创新才能活下去或者做大,要拓展更多市场,包括小城市和乡镇,包括海外。
上一篇:上班族中午吃的什么?有营养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