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厦漳泉大都市区是否已走入历史?
泉州,厦门,漳州厦漳泉大都市区是否已走入历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厦门归泉州管辖,然后泉州全力发展实体业,对外总部接待放厦门办公就可以了!福州发展金融科技等。这样安排才是合理的,等泉州发展壮大后厦门收割果实独立出来发展特区。这时候人口人才都有了!所以之前的发展错了,这时候来补也来的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来没有开始又谈何结束呢,一直以来福建基本上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闽南也就是下漳泉为中心的。另一部分则是以福州为中心,原本的想法是挺好的,让两个集团互相之间竞争,以此来促进整个福建省的发展。
但是现在全国各地已经纷纷开始了强省会运动,纷纷开始扶持省会的发展。像山东。安徽还有吉林省都直接由省会吞并了临近的县市,从而让省会的经济一下强大了不少,和省内第2名直接拉开了差距,但问题是福建却特别特立独行,福建人口不到4,000万,经济总量虽然还行,但是像这种一分为二两头发展,其结果就是两边都发展不好,福州政治地位高是省会,但是人口却不是省内最多,经济总量也不是省内最多名器也不是整个福建省最大的。
泉州经济总量最高人口最多,但是没名没份,他的名气也许还不如底下的几个县市来的大,厦门的名气倒是很大,可是经济总量摆在那,人口也摆在那地方也摆在那,发展潜力不足,因为有特殊政策的扶植,厦门的发展还不错,而实际上厦门根本不足以承担起福建发展火车头的地位,漳州的地位也很尴尬。
所以整个福建省虽然这些年发展的不错,但一直以来有一种令出多门的感觉,没有办法把劲往一处使,互相之间彼此不服气导致其实整个福建省的发展还是有点问题的,强省会势在必行,但问题是。泉州和厦门同意吗?
厦门可是副省级城市,泉州虽然只是普通地级市,但经济总量是福建最高。而且福州可以说比江苏还要散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泉州,自晋代开始,一直是福建沿海的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心,世界东方第一大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光明 之城,全球各地华人祖籍地。现代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更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它保留着世界唯一特色的古城文化、泉州十八景。历史上先有泉州,后才漳州,最后厦门。所以,中共中央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保留泉州的殊荣!请大家不要比拼了。爱拼才会赢 是大泉州人民的主题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一开始提议就不会有结果的事。
厦漳泉说是闽南金三角,其实更应该是一个V字形结构,厦门是尖底,从口音来说,厦门跟二地都有接近和差异,厦漳的口音更接近,泉漳的口音差异更大。自古以来厦门和泉州以及厦门与漳州的民间来往都很频繁或有亲戚关系。所以一提议厦漳泉同城一体化最为开心和期盼的是老百姓。为啥?因为同城了嘛,电话不再是长途,交通或许不算长途而变成公交车,走亲访友或者是游玩可以省点钱。办啥事也更方便些。
问题来了,同城化后谁来当老大?这个才是重点!这个重点与老百姓无关哦,懂的人自然懂。
三地都有各自的优势,谁都不服谁,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除非是帝都那边的决策层从行政上把厦漳泉归为一体,否则,这个提议永远无法实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不好说,人类一直在改变历史。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基本不可能了,走的方向节奏不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福建省没有发展战略,都是各自为政,所以难以成就大都会圈。如果真要有,那就要集中力量发展一个点,纵观福建全省,其实最好发展泉州,,然后带动福州和漳厦两翼。可惜泉州命不好,上有省会福州打压,下有厦门特区争宠。所以福建高层眼光短浅,难有大作为。泉州现在自身要做好一些基本的战略规划,为以后发展做好准备,泉州的弱点是缺乏大港口,古代的泉州港由于晋江的泥沙冲积破坏了,现在斗尾港又太小,所以重点在湄洲湾南岸肖厝港,有望成为超过厦门东渡港的巨大港口,规划的兴泉铁路虽然打通西联通道,但是江西南部没有工业区,只有人流没有货源。所以急需重点规划一条纵线客货铁路,那就是肖厝港仙游永泰闽清古田屏南政和松溪到浙江义乌。这样泉州将来大有可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