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厦漳泉大都市区是否已走入历史?
泉州,厦门,漳州厦漳泉大都市区是否已走入历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恰恰相反,厦漳泉大都区才刚刚开始 。随着漳州市的龙海和长泰改区,一下拉近了厦漳的距离,如果角美也能改区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厦漳一体化完美融合在一起。我更倾向于厦漳先一步合并,形成一个海峡西岸大都市,再逐步与泉州融合在一起成为大特区,甚至成为直辖市。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做出贡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并没有走入历史。一者,厦漳泉三地还没达成共识还没一条心。二者,目前机遇还没成熟。
怎么讲呢?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请听我细细道来。
先说厦门,福建计划单列市厦门完全就是一座“小而美”的城市,其2017年GDP仅为4351亿元,在全国城市中连前40名都排不进去。厦门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岛内高度发达,而岛外至今还有大面积的土地没有开发,2018年被中央巡视组点名“引领带动作用不够”,存在明显的“小岛意识”。
泉州虽然经济总量全省最大,但以传统工业为主,而且大量依赖下面的晋江、石狮、南安等强县,自身中心城区体量不够,属于典型的“县强市弱”。
再说漳州,所谓的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厦漳泉一体化)实际上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协调。第一,对于厦门和漳州。厦门地少人多,漳州地广、经济较差,两地毗邻、各取所需、共同发展,同城化进程本应顺风顺水,但结果却不如人意。厦漳海底隧道(R3线),早在2011年就确定为同城化项目,但是至今仍未开工。该隧道暂定在厦门岛与漳州最接近处进行连接。如果按原方案建成,则漳州开发区可以直达厦门岛内,比目前厦门岛外的翔安区、同安区离厦门岛还近、通勤更方面。换句话说,如果R3线建成,最大的受益者是漳州开发区。然而,厦门自已的翔安区、同安区都还没开发好,哪有空管漳州开发区。所以,对于R3线,厦门是不愿意做的,厦漳同城化仍然任重道远。
总之,对于厦门和泉州。厦泉两市一体化难以进行,主要原因在于厦泉两地谁都想做老大。在历史上,泉州才是真正的历史名城,而厦门一直都是泉州府下的一个小小的里,如今反而要让曾经的小弟做老大,不仅泉州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厦门也很难承担起这个重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明确一下答案:很早以前就已经走入历史。
理由是福建多山地、少平地,人口的承载能力非常小,没有大量的人口,还谈什么大都市?小都市都成不了气候,当地便利的水运条件也只是造福当地人民,赚不到银子,因为相邻的广东和浙江都是缘海省份,背后的江西老俵帮不了多大的忙,人家有自己的九江港,国际长途货物则拉去上海更划算,因为上海的港口更大,物流商的报价更低。当然,厦漳泉也可以联手打造超级港口,去抢上海的生意,问题是当地并没有太多的国际长途货物,纯粹地为江西一省定做一个超级港口,能保本就不错了,利息从哪里来?厦漳泉在古时能够成就功名,是因为古时候的国际长途货船跑得慢,从上海那边跑到厦漳泉这边就必须补充消耗品 ,顺便带上当地特产。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不利的潜在因素,目前国内的政治形势是:停战,并不是终战。大炮一响,鸡飞蛋打。所以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省人,都不是十分看好厦漳泉的前景。你有什么高见?期待你的分享,在下先行谢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已经走入历史了,主要是厦门格局太小了,无论人口体量都不大,又不愿意融入泉州,厦门被边沿化已经不可改变的了,返观泉州经济蒸蒸日上,基础设施齐全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爆棚,尤其是泉州湾核心区,完爆整个厦门,泉州是福建最闪亮的星,一座富有拼搏精神的城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厦漳泉大都市区肯定搞不起来。一是厦门牵头没有这个胸怀,且缺少担当精神,总是站在狭小的小厦门层面算计小九九,站位低眼光近。二是厦门无论从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区域腹地看,都是老三,难有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无力挑此重任。厦门如果气度大一点,倒可接纳漳州,带动它一块发展。泉州无论如何都不会与厦门同城化发展,泉州有人口数量,有发展腹地,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些都是厦门比不了的。只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县市区形成合力,一张蓝图绘到底,终将会赶超厦门成为闽南大都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