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上学十几年,为什么好像感觉什么也不会?
孩子,能力,知识孩子上学十几年,为什么好像感觉什么也不会?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在教育行业打拼几十年,也是一个初二孩子的妈妈。所以我想从我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孩子学了十几年,感觉啥也不会。对一些父母或者用人单位来说,确实有时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呢?我们想一下,孩子在上学的过程中,大多还是采用知识积累和书面解决问题的方式,实际应用性地处理问题的机会并不多。而且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都有一定的限制和标准,老师和学校全部围绕高考大纲的要求来做准备。换句话说,就是一切为了应试。自然而然的,孩子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就会降低。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实践应用型的教学也会比较花成本。比如带领孩子研究一些家用机械问题的话,就需要这样的一些设备和实验室,如果每个孩子都要配备,成本太高,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就没法做到。书本学习和卷面考核是目前成本最低的方式。
另外,大人觉得孩子学的东西没什么用,也可能是觉得孩子不懂得人情事故,不懂得基本的待人处事的礼仪。这其实也和我们的教学体制有关。现在孩子学习的目的90%还是为了升学,所以在语数外等学科上花的精力较多,在人文、国学等方面给予的重视不够。但这个责任不能完全推给学校。因为待人处事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方面有所提升,家长应多创造一些条件,利有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教导孩子,并身体力行地给孩子一些示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试教育就是如此,学的不是知识,是考点,知识在哪里呢?考点周围都是知识。但没人让你看那些,那是浪费时间,不学无术。学习应该是学生主体,而我们的都是一群孩子安安静静的听老师灌输,这不是正确的,没有讨论,没有提问,这样既压抑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压抑了孩子的思维动力,孩子都是被动接受,而且还是选择性接受,知识面越来越窄,现在的学生真不如以前的农民能说,能讲,最主要就是压抑了天性。尤其现在孩子上课上课,下课补课,回家作业,睡觉的时间都不够,还哪有时间思考,还哪有时间消化知识,都记到笔记上,有空就背背,却忘了课堂,很多都是死记硬背,根本不会应用实践。你所说的那些都是实践范畴,不是考点,不会就对了。说我们的教育有问题,很多家长有意见,但说问题的很多也没说到点子上,我认为咱们教育主要问题是幼儿园小学与大学的学习状态颠倒了,小学幼儿园不释放引导孩子的天性,而是违背自然规律的神童教育,大学却是撒鸭子想干啥干啥,学习是傻瓜,这样毕业注定不是人才,注定啥也不会。
上一篇:南宁消费水平高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