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给孩子报了架子鼓的兴趣班,他学了一段时间就不想去了,该怎么办?
孩子,兴趣,家长给孩子报了架子鼓的兴趣班,他学了一段时间就不想去了,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给孩子报了架子鼓的兴趣班,他学了一段时间就不想去了,该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搜索网上的架子鼓视频,燃燃燃的那种,让孩子感觉到架子鼓的魅力,鼓励他们继续敲下去。
2,孩子不去培训班,是对架子鼓不感兴趣,还是对老师有畏惧?多和孩子耐心沟通,现在的学习资源非常多,如果老师不懂孩子的心理,可以换老师。
3,言传身教。家长不妨自己学习一下架子鼓,与孩子一起感受节奏的快感。
4,音乐的概念是宽泛的。孩子如果有架子鼓,就会在某种情绪的驱动下去敲击它们。只要敲击,无论是否敲岀完整的曲子,家长都可倾听,如果孩子愿意,亲子间还可进一步分享这些节奏背后的故事。
5,不主张家长去坚持,让孩子去养成什么什么习惯。接近孩子心灵的东西,会带着孩子跟随着下去。与孩子心灵阻隔的东西,越坚持越难看。
6,任何一件器乐都自有其魅力,观念观念观念,老师的观点要先进,家长的观念要广阔。学音乐也好,学美术也好,最重要的是艺术本身对孩子的冲击,孩子的创作力。而不是照猫画虎的所谓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的正确顺序为:有兴趣---没兴趣----逼着学----成习惯----有兴趣---真热爱
但大部分父母在孩子第二阶段时放弃了。理由是:“孩子没兴趣了!”
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场修行,家长修,学生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如果孩子一开始就没有兴趣,是被家长要求去学的,那么我劝您还是早点让他学一些他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兴趣是我们学习的动力,同一个班里坐着的孩子们,学习效率是不同的,积极主动的孩子学校效率很高,而被动消极学习的孩子,效率是很低的,长此以往,对于孩子本身,和最后的成绩都是不利的。兴趣班本就是志同道合之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学习,促进进步
如果孩子是开始兴趣浓厚,但遇到了挫折困难,想要退缩,这时候一定要鼓励帮助他坚持下去,你要让他明白,自己喜欢的做出选择的东西就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这会影响他一生的,孩子遇到的挫折困难,也要适度帮他克服,帮他度过这个坎,以后遇到挫折困难,他也会成为坚强的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有个8岁的孩子,在兴趣班这个问题上我是比较遵重孩子的意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中国的父母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底下所以做家长的心愿,所谓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苦了孩子吗?如果本身做为家长有能力给孩子更好的,那么会不留余力的把最好的教育争取给到孩子,如果家长是普通人家,那么也会想尽办法供孩子去学习,为的是自己的孩子以后可以有个好的工作,好的收入,能过上比父母好的生活。
报兴趣班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坚持这个东西是很难的,是需要毅力的,孩子的存受点会有些扛不了,他不感兴趣,硬逼着去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我自己的孩子,也会给他报兴趣班,当初报的时候,没有多想,只是想着周末让孩子少看点儿电视,上过国学班,跆拳道班,主持人班,画画班长,葫芦丝班(乐器类的代表)有的是孩子自己想去尝试一下的,我是提倡孩子可以多多的尝试一下,还小只是把它当兴趣爱好来培养,并没有一学就要把它当艺考的发向来发展,几个班上下来,孩子对画画是取感兴趣的。
我觉得多给孩子尝试一些,看看他自己的兴趣,他自己有兴趣了,学习也是快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知道当初报这个架子鼓的兴趣班时,是家长的意见还是孩子的意见?如果是家长的意见,孩子不学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当初家长征求了孩子的意见,而且孩子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而后出现厌学现象可以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孩子没有兴趣。孩子刚开始只是好奇,不知道架子鼓是何方神圣,接触下来才知道自己的兴趣不在这里,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果断放弃。家长要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孩子培养兴趣的机会,但家长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孩子可能没有这方面的兴趣,不必强迫。
第二种:孩子不愿意吃苦。孩子不知道原来学架子鼓是需要花那么多时间的,孩子忍受不了枯燥无味的练习,这跟孩子的预期不一样,孩子感觉到了挫折感,所以想打退堂鼓。我觉得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鼓励以及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
总之,提供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但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学会坚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一篇:赵云杀出长坂坡,吕布困死下邳,能证明赵云武力比吕布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