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52%的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当年的山西人为何走西口?
山西,西口,山西人52%的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当年的山西人为何走西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我们父母都鼓励男儿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去增长见识,锻炼自己。但几百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土重迁,男耕女织。那么,那个时候的男人为何不守着好好的一亩三分地,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有滋有味的生活,离家去漂泊闯荡?
一、人地矛盾尖锐
直到今天,因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灾害频繁,山西有不少地方都是贫困地区,而明清时期也不例外。同时由于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全国人口激增,突破了三亿大关,这样人地矛盾就变得极为尖锐,饭不够吃,家庭生计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作为一家之主,有担当的男儿自然就背井离乡,去开拓新的生活养家糊口。
二、政策放宽
在古代,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的威胁,为了巩固统治,历朝历代都严格对边疆实行封禁。到了清朝末年,摇摇欲坠的清朝已经无法维持封关令,北方的沙俄也对中国的领土虎视眈眈,于是,清朝便放宽了政策,鼓励移民戍边,到地广人稀的蒙古开发。山西就跟蒙古挨着,走西口自然就方便的很。
但是,清朝限制了人们只能从几个隘口出关进入蒙古。但这些关隘缺乏管制,匪患严重,自然环境恶劣。走西口,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所以在男人们离家走西口后,依依不舍又担心丈夫的女人们便唱着:“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男人们还是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聪明勤劳的山西人将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去蒙古,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使得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发生变化。而经商者的纷至沓来,更是刺激了蒙古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市镇的兴盛。民间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复盛公”是山西乔姓商人的商号之名,他们之于包头城的形成和发展,凸显了昔日晋商与边塞城镇繁荣的密切关系。
走西口,实际上还是一种移民迁徙,它最重要作用,就是促进了内地与边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拉近地区的距离,增加了认同感,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我是江暮云,天各一方,让我们遥望远去的历史薄云互寄共识!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爷爷的爷爷清朝末年从山西走西口来到河套地区,拓荒开渠繁衍生息,到第二代已经成为当地地主,到我这里已经五代人,家族人口几百人,也算当地显赫的大家族。
清末的河套地区原来是达拉特蒙古王爷的辖区,地广人稀,到处荒漠盐碱滩,盛产织机、红柳,原来也利用不上黄河水。由于地广人稀,蒙古王爷管辖不到。外地汉人逃荒到此后垦荒挖渠种地,种子见土即生,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逃荒人立足后随即招呼老家人到此逐步繁衍生息,形成民国时期著名的屯粮之地。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王同春开渠引来黄河水,灌溉农田,从此河套地区再不靠天雨吃饭,到现在人民富裕安康、地区物产丰富、风景美不胜收。
本地人山西人居多,也是最早一批走西口人,后来河北、河南、山东等各地区人辗转至此,人口集中,形成集草原文化、游民文化、走西口文化于一体的河套文化,也是一个大杂烩文化或集百家之长的精品文化。当地人饮食生活习惯集晋冀陕蒙于一体,喝酒吃肉粗匙大碗义气豪爽。老辈人初见面,往往先问老家哪里的,以此判断亲疏。也是当地文化一大特色!故称天南地北河套人,黄河至北谱新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光是走西口,陕西山西四川闯关东人也很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末当年受严重旱灾无法生存,加上沙俄侵占我国领土政府让几个省的人移民到内蒙古人多力量大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了活着,但凡有口饭吃,过去中国人不会离乡背井。内蒙古好地方啊!可以让在死亡线挣扎的人活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就是一家人,有时候他们来山西,有时候山西人过去。自然环境造成人员流动。
上一篇:霹雳布袋戏里有哪些美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