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是在正定发生的?
正定,常山,河北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是在正定发生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是在正定发生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正定的历史就是个很长的故事。根据网上的一些资料,我整理了一下,供参考。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居住在今河北省境内的白狄族人以正定为中心,建立鲜虞国,国都新市(今新城铺)。公元前489年,鲜虞国被晋国所灭,此地属晋国管辖。
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在此设东垣邑。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属赵。
秦统一中国后,改东垣邑为东垣县,治所在今石家庄市古城村附近,属钜鹿郡。
汉初,仍为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意即真正安定),属恒山郡。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因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分常山郡北部置真定国,辖真定、藁城、肥垒(今藁城县城子村一带)和绵曼(今井陉县境)四县。
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废真定国,将真定县划归常山国管辖。
三国时,真定县属魏国常山郡。
西晋时,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村),从此正定县即成为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魏天兴元年(398年),把郡治所移至安乐垒(今藁城九门附近),真定为县。 北齐时(550-577年),又把郡、县治所移到滹沱河北,即今正定镇。北周宣政元年(578年),从定州、常山郡各分出一部兼置恒州,治真定县。
隋开皇初废郡,存恒州、真定县;开皇十六年(596年),真定县分为真定、常山两县(常山县治所安乐垒),属恒州;大业元年(605年),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恒山郡为恒州,治所石邑(今石家庄市振头附近);武德四年(621年)徙恒州治真定。
武后载初元年(689年),改真定为中山县。
神龙元年(705年),复真定县;开元十四年(726年)在恒州恒阳城置恒阳军;天宝元年(742年),废恒州为常山郡,治真定县;乾元元年(758年)复置恒州,属河北道常山郡,治真定县;宝应元年(762年),置成德军于恒州。
安史之乱后(763-921),为成德军节度使治所,又称恒冀节度使、镇冀节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区设置的节度使,唐末到五代割据河北,为河北三镇之一。也是河北的藩镇最稳定的一个,160年只有三姓更迭。
兴元元年(784年),以恒州为大都督府;元和十五年(820年),为避穆宗李恒名讳,改恒州为镇州。
五代后梁时仍为镇州,治真定县;后唐长光元年(923年),改镇州为北都,同年又复为镇州;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升镇州为真定府;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复名恒州,改成德军为顺国军;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又改恒州为镇州,顺国军复为成德军;契丹号为中京;后汉乾祐元年(948年)为镇州,又升真定府;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又改为镇州。北宋时期,真定府为十大次级府之一,河北西路治所。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废镇州置真定府路,统真定府和五州及真定等九县。金袭之,于天会七年置河北西路,治真定府。元初改为真定路,辖一府五州及真定等九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真定路为真定府,辖五州及真定等27县。
明朝中后期,设保定巡抚,驻真定。清顺治元年(1644年),属直隶省;顺治十七年(1660年),直隶巡抚移驻真定,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复移驻保定。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辖一州及正定等十三县。
1913年废府存县。正定县属直隶省范阳道观察使署(治保定)。民国三年(1914年),改范阳道为保定道,仍领正定县。
之后就是现代史了,很多人都知道了。(内容主要来自百度百科)
以上。
可爱的时光,石家庄独立的吃喝玩乐点评自媒体,一个有趣的灵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定的历史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白狄在燕、赵、齐三强的包围中在这里建立了中山国,延续了百余年。此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在这里设立东垣县,为正定历史上设县立制的滥觞。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兵平息诸侯叛乱,激战数月才夺回东垣城。为盼政权稳固,希望天下政权从此真正安定,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此后一直沿用至清代。
现在正定县城的解放街剧场北侧,有一通高大的唐代碑刻。碑额篆书“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当地俗称“风动碑”。这块碑是说唐朝时李宝臣的。那一年安史之乱,安禄山的一个干儿子叫张忠志,镇守真定城,后来安禄山和史思明被自己的儿子杀了,这个张忠志感觉大势已去,就投降了唐军,因此这个张忠志摇身一变成了功臣,被皇帝赐皇姓“李”,取名宝臣,受封赵国公,享免死权。虽然潘镇割据对于中央是个坏事,但是对于真定未必不是好事,真定成了河北地区的核心城市,享受着特有的待遇,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所以我们还能看到正定城中,隆兴寺、开元寺、临济寺……处处古刹,举步即是,俯仰可见。这些佛教遗迹得以保存至今,就有节度使的一份功劳。
在今天的正定开元寺有一只巨大的石雕赑屃,堪称世界之最,它原本是一通巨碑的底座,2000年与残碑一同出土于正定府前街上的一处建筑工地。碑座长8.4米,残宽3.2米,高2.6米,残重达107吨。细观碑文,可见“节度”二字——真定自安史之乱后,就被圈地成国,归由成德军管辖。这座巨碑的主人安重荣,就曾经出任成德军节度使,镇守真定,割据一方。后来因为不满石敬瑭的卖国行径,起兵反叛,被镇压后,惨遭擒杀,这块歌颂他功绩的石碑也被砸毁掩埋。
公元1286年,是蒙元王朝建立的第15个年头,有个外国人来到中国,在官员的陪同下开始游历中国,这个人就是马可波罗,他行到真定是,对这里印象深刻,毫不吝啬的赞美这里为“贵城”。老马的运气还不错,他来到真定的时候,是个太平年,没有什么征战,可以好好的在这里玩一玩看一看。
话说到了明朝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享年71岁的朱元璋病逝于应天府(今南京),于是开始了争夺皇位的斗争,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在北京起兵夺权,随即挥师南下,将屠刀对准了侄儿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真定作为中间地带,成了双方交战的主战场,鏖战多年后,真定一带备受摧残,十室九空,以至陷入“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境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