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司马懿夺权的最后一役,曹爽有天子和兵权,为何仍选择投降?
司马懿,司马,洛阳司马懿夺权的最后一役,曹爽有天子和兵权,为何仍选择投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在此时,曹爽可以说已经完全掌控了中央朝廷最高权力。他的手下,也有一大批得力的干将,比如当年的\"四聪八达\"。他绝对想不到,已经\"濒死\"状态的司马懿会绝地反击,发动这样一场明目张胆的政变。
公元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京城洛阳出现权力真空的短暂缝隙,司马懿找准时机,突然发难,发出了致命一击,以私养的三千死士发动政变,占领武库,攻皇城,长驱直入司马门,挟郭太后以号令天下。这是司马懿夺权的最后一役,史称\"高平陵事变\"。
那么当时曹爽手上掌控最拥有高权利的皇帝,那就拥有了兵权,为什么却投降司马懿了呢?
通过分析史书记载,可以看出“高平陵事变\",是一种门阀和宗族之间的博弈,又是对手间博弈,心里的博弈,利益的博弈,气魄的博弈,智谋的博弈。司马一向以稳著称,然而这一次的司马懿,行事非常冒险,实在是一次孤注一掷的豪赌,他赌的,是大将军曹爽不敢跟他正面对抗。
事件发生 时间非常短,只有一夜。第二天一早曹爽就投降了,做出这个决定期间有很多种因素,这事情确是挺复杂。
第一,城内司马懿的运作及士族大臣状况,司马懿带领三千死士政变时,一进入都城就关闭城门控制局势,然后马上上奏太后,要求废掉曹爽兄弟。当时,在洛阳城内,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司马懿列阵,经过曹爽门前,曹爽部将严世登楼,引弩欲射司马懿,孙谦拉着他的胳膊阻止他说:“事情的真相还不可知。三次想要射箭三次被制止,孙谦皆按住严世之肘使之不能射出。”大司农桓范出城去投曹爽,蒋济担心道:“智囊往矣。”司马懿则说:“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司马懿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管领曹爽军营,对他说:“君为周勃矣。”召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统摄曹羲军营。司马懿自率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驻扎在洛水浮桥。派人上奏章给皇帝陈述曹爽之罪。
控制局城内局势后司马懿立即兵逼洛水,对曹爽先是威胁“清君侧”把你清掉,城内的家眷老小后小命不保, 又派人三次反复忽悠曹爽,随后又发誓,说回城后一定保证曹爽的人身安全。虽然已经分析了局势,做到了心中有数。但其实此时司马懿也存在很大风险,只是政变这种事本来就是高风险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到万无一失,剩下的事就看老天了
第二,城外曹爽及皇帝曹芳状况,曹爽扣住奏章,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曹爽果然疑惑,不从其计。反而夜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见司马懿,探听动静。司马懿乘机数说曹爽的过失,让他早来服罪。接着又派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对他说,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职,并以洛水为誓。同时,他还让蒋济写信给曹爽,称自己只是想将他们免官,劝告他尽早交出权力投降,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从晚上一直劝到第二天黎明。曹爽说:“司马懿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桓范哭说:“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于是,曹爽请免职,随曹芳回京。
曹爽这方自己兄弟几人,倾巢出动都出来祭祖,京城一个未留守,司马懿的雷霆一击令他们脑瓜子嗡嗡的。
1、首先是皇帝曹芳的意见,小皇帝十年了一直受曹芳压制,肯定有怨言。以为司马老臣没准儿可以让他翻身,所以皇帝的意见可能是:大将军,咱回去吧?我皇宫还有太后老婆崽崽。一定在想,老子终于可以说了算了。
2、兄弟亲属裙带的意见:而且出事之后哥几个都想老婆孩子,没人挺他。大哥,算了吧,想想家中老迈的长辈啊!
3、主战派的意见:干就是了!邀请皇帝去许昌,皇帝就在我们手里,我们在哪里军队就在哪里,中央就在哪里!难道还不可以平叛啊。实在不行还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呢,另外还有各方面的表态的势力。曹爽有能力统一思想,统一战线,因为最后拍板的人是他。
曹爽面对这种艰难的选择,绝对考验了个人能力。天下是曹家天下,司马懿再大胆,也不敢废天子吧?只要天子犹在,便基本能保富贵,何必去跟司马懿去争个你死我活呢?将来天子亲政,权力自然又会回转到曹氏家族手中。所以,可以不争这一时。
最倒霉的是他的对手是司马懿,司马懿排兵布阵,杀伐果断,老谋深算,善于揣测对手的心理,善于用人,奇谋善断,这就决定了在博弈中占了绝对的优势。再加上曹爽兄弟姐妹,忠贞的部下下属,满含真诚的期盼,终于使曹爽起了即使交出了权利也“不失做富家翁”的幻想。是太天真了,还是不了解司马懿的性格,就不得而知了。
结果曹爽投降进城后,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司马懿违背诺言,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这一切都证明了司马懿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发动的突然,执行的坚决,政变成功后又心狠手辣、斩草除根,不留任何的后患,充分说明了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他一向以稳著称,然而这一次的司马懿,行事非常冒险,实在是一次孤注一掷的豪赌,他赌的,是大将军曹爽不敢跟他正面对抗。经过高平陵之变,魏国军政大权自此落入司马氏手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点说就是天真且胸无大志,完全没有一个国家掌权者的城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编要说在高平陵之变后曹爽虽然有放手一搏的资本,但是没有必胜的把握,他的投降也是他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
首先,在曹真,曹休,夏侯惇死后,本身不是军旅出身,却又超长待机的司马懿,终于混成了曹魏军界中的“扛把子”,领兵经验丰富,战功赫赫,在军中的威信,人脉还真是曹爽兄弟比不了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