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庞统和法正,谁的死对蜀汉影响更大?
刘备,两人,益州庞统和法正,谁的死对蜀汉影响更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庞统和法正,谁的死对蜀汉影响更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志》中,陈寿把庞统与法正两人合传,且传中仅有此两人,可谓是开了“雅间”,同时也说明了两点:其一,两人是一个档次的;其二,两人是一个类型的。陈寿还把他们与曹魏的谋臣做了对比:
“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就是说庞统与曹魏的荀彧不相上下,法正跟程昱、郭嘉是同一类人。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英年早逝,在这里讨论“庞统、法正的死对于蜀汉的影响”是有意义的。
两人官职之比较
这里选取三个时点,并以刘备、诸葛亮为参照,对两人进行比较。
赤壁之战之后
刘备:左将军
诸葛亮:军师中郎将
庞统:军师中郎将
法正:未归附
从职位上看,诸葛亮与庞统是并重的。但是也有区别:诸葛亮是先来,庞统是后到,是诸葛亮举荐的;诸葛亮一出山便跟随刘备,而庞统之前在吴国做事,来的时候当耒阳县令嫌官小,后来才给调整的军师中郎将。这样比较之后,可以体味两人在刘备心中的分量。
取益州之后
刘备:左将军
诸葛亮: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庞统:死亡
法正:蜀郡太守
从《三国志·法正传》“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的记载可以看出,此时刘备就有意在培养、重用法正。诸葛亮由于带兵入川有功,职务也应当有所上升,只不过刘备自己才是左将军,于是为诸葛亮创造了一个职位:军师将军,而且把军政要务交给诸葛亮,可以说此时的诸葛亮还是法正所不能比的。
取汉中之后
刘备:大司马、汉中王
诸葛亮:军师将军、署大司马府事
庞统:死亡
法正:尚书令
从诸葛亮与法正的官职变迁来看,法正是明显上升的,在尚未设丞相的蜀汉政权中,尚书令可谓大权在握。而诸葛亮由于未参与前线军事行动,名义官职没有变化,仍为军师将军执掌中枢(从“署左将军府事”到“署大司马府事”只是名称的同步更新),但是实际权力是略有稀释的。
事实上,刘备一直很看重法正。入川后,刘备给予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四人的奖赏级别是一样的,而且是最高的。后来又命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法正成为五名“蜀汉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之一。等到取汉中以后,可以说,在刘备的心中,诸葛亮与法正是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几乎可以平起平坐了。
刘备对两人的感情
庞统死的时候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后追谥庞统为靖侯。
法正死的时候四十五岁,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了好几天,后追谥法正为翼侯。
两人死的时候刘备都流泪了,虽然刘备生性爱哭,但是也反映出刘备对二人的感情还是很深的,仔细品味会发现,其实对于庞统的感情是伤中带惜,对于法正的感情是伤中带怜。
惜的是“庞统英年早逝,还未来得及建立更大的功业”,谥号“靖”反映了庞统的创业之功。
怜的是“失去了法正这样的主心骨,我以后可怎么办呢”,谥号“翼”反映了法正的辅弼之职。
惜的是庞统,怜的是自己,从对蜀汉政权的损失上来讲,法正之死是大于庞统之死的。
诸葛亮与两人的搭配
诸葛亮与庞统
庞统的从父是荆州名士庞德公,庞德公与诸葛亮是亦亲亦师亦友的关系(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并将诸葛亮、庞统介绍给司马徽做学生。
当时刘备在荆州主动招揽人才,司马徽婉拒刘备邀请,向其推荐了这两个学生。裴松之注《三国志》引《襄阳记》记载的司马徽所言“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卧龙)、凤雏”即后世流传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一语。
司马徽将两人并称,反映出两点:其一,两人是一个档次的;其二,两人是一个类型的。正如文章开始讲到的“统其荀彧之仲叔”,其实诸葛亮也是荀彧一样的人才,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诸葛亮与庞统的定位是否重叠?
从最初两人的官职来看,两人同为军师中郎将(实际情况可能是诸葛亮为正职,庞统为常务副职),应当是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不过,两人关系紧密,政见一致(跨有荆益),而且庞统在军事上的才能应该说不差于诸葛亮,人才多并不是坏事,三个诸葛亮,顶个……不对。
诸葛亮与法正
刘备入川后,以左将军开府治事,意味着其从一个单纯的军阀转变为一个割据政权,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此时,诸葛亮也从部队的总参谋长转变为了军政中枢的秘书长。
但是,刘备未取汉中,蜀汉政权就缺乏安全屏障,亟需一位军事上的助手来帮助刘备,此时法正便充当了这个角色。后来刘备夷陵大败,诸葛亮还感叹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因此,如果说庞统之于刘备是锦上添花,那么法正之于刘备就是雪中送炭。
诸葛亮与法正的搭配,从职能定位上来讲,刘备是更为认可的。诸葛亮也深知法正的重要作用,以至于有人向诸葛亮告发法正打击报复他人,诸葛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加过问。其实,这件事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以法治蜀、打压益州本土豪强的问题上,诸葛亮与法正的立场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从官职变迁、刘备感情、谋臣搭配几个方面看,我认为法正之死对于蜀汉政权影响更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正之死对刘备影响更大。
两人在刘备集团仅在夺取益州的时候有很少的交集。
庞统是在荆州时归附刘备,与诸葛亮同任军师中郎将,但位置仅次于诸葛亮。在夺取益州的时候,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入庞蜀。期间,在刘璋与刘备相会时,建议刘备趁机捉拿刘璋,夺取益州。但被刘备否决了建议。在进攻益州时,庞统向刘备献上中下三策,上策,暗中选取精兵,趁刘璋没有防备,偷袭成都;中策,诈称回荆州,在杨怀、高沛送行期间,趁机夺兵占关,向成都进军。下策,回到荆州,再做打算。刘备采取了中策,杀掉杨怀、高沛,转头进攻成都。到雒城时,庞统中箭身亡。从记载的庞统向刘备献策的况看,庞统属于激进派,属于冒险的性格,擅长险中求胜。刘备更侧重于稳,对采纳他的计策,是有所保留的。客观说,庞统计策确实有利于速胜,但是,刘备是为了长期占据益州,并以之为根据地,这样的计策虽然有利于速胜,但是在政治上,却影响刘备仁义德形象,对收复蜀地人心不利
上一篇:怎么把达人店推给别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