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城里人怎么能到农村获得一块地,自己盖房子?
农村,土地,集体城里人怎么能到农村获得一块地,自己盖房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城里人怎么能到农村获得一块地,自己盖房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尚未放开,城里人买地盖房是违反《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的,因而是不可能的。现在,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的地方正在试点,而这个试点的集体土地必须是经营性的工业,商服等用地,要买地作住宅用还是不允许的。如果你的地方巳试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你有经营性的项目,那这是一次创业的机会,你可以通过当地政府规定的公开交易程序买地或租地盖房办厂,开公司,开店,但就是不能买地盖房用来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不可能的,政策不充许,农村人盖房都得村委,镇土管批准,(村里户口)城里人去农村批盖房能行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而言,你的想法是无法实现的。
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非本集体的成员是不能得到集体的土地的,既使你出钱再多,土地只能在本集体内流转,非本集体成员无法获取土地的使用权。这是指的农村非农业用地,如果你想到农村种地,你可以从农民手里流转耕地种植粮食,我国农业耕地在法律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在耕地上只能种植农作物。禁止在耕地上种树,搞养殖,更不允许在耕地上搞建筑,它是专属专项生产农作物的土地,不能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所以我说,如果想到农村来种地,尽管来流转土地,如果有其它打算,还是趁早打消念头。
如果允许资本下乡,农村早就不是农民的农村了。有吃有住就行,最忌一个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通过实现对土地使用权的拥有而达到自己乡村居住梦。
一、租赁土地、旧房改造
当前很多在农村或者城郊落地的民宿、客栈、农家乐等各种各样的乡村文创项目基本都是以租赁的方式获得项目需要的场所。一般租赁用地的年限为10——20年不等(有些会在合同里注明优先续租权),另一种租赁的变现延长方式就是连续签约,分两个甚至更多的合同主体,当第一个合同主体到期后下一位合同主体生效(声明:我没有查过过这样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只是我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操作实例,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约束条款),租金是一次性支付干净,来回以捣腾使用年限就上去了。
二、成立公司对集体用地进行流转
这种成本较高,且存在很大的风险。国家其实现在是鼓励资本下乡并对欢迎相关企业带动、带活农村经济潜力。所以你需要找到一个良好的农村创业风口,能让农村当地的官员、村民等一众人口都看到甜头。你不但可以获得土地还能获得政策上的扶持,甚至还有这几年让很多人眼馋的补贴。只是这样办法的操作门槛还是很高的,大部分人没有这个操作的能力。
三、户口迁入,申请新宅基地
部分地方现在已经停止了新宅基地的发放,而在大部分地方如果你有能力与渠道实现户口的回迁,在以单独立新户向村集体申请新的宅基地仍然有一定出口(注意:我声明在那些已经停止发放新宅基地的区域,这点作废!)。比如像知友@Luo提到娶一个农村老婆或者嫁一个农村老公(为了一个农村用地这样的神操作那也是有勇气的青年了!),或者作为人才引进到特定的农村从事有特殊贡献的工作等等(总之缺口还是有的!)
四、和农户协议建房,分享建房使用权
这种方案在国家早前出台的政策文件中是有明确提及,鼓励城市资本下乡对旧有或荒废住房进行有效改善并合理使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农建设。政策是很含糊的,且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细则可以参考。这样的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对投入与资产本身的保护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我本人认为可以操作性不大。但是他是一个办法,在游戏规则制定好的前提下说不定也能玩的转!
五、荒废、闲置、停用状态下的农村集体用地,未来存在有条件入市的可能
有条件入市的“条件”是什么样的条件?定价、使用期限、使用范围等等都还未明晰。但是只要实行就有机会,也是城里人到农村建房实现乡村生活的一种可期机会。目前好像有在国家的极少数地区已经进行试点。未来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现在还不好判断。但我个人认为农村闲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目前而言城里人想在农村卖土地来建房这是不可能的,这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政策不允许。
但万事都没有绝对的:少数地区并没有监管到位,还是存在漏洞的,就比如我们贵州很多地方都没有这样那样的政策,造成这样的漏洞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
1是因为贵州山多地少,每户的地太分散,地很少谁都不愿意出售
2有的地区离县城太远了,交通不便自然而然的没有人愿意来千里迢迢的卖地建房了。
上一篇:深圳积分入户办理需要多长时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