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时候发行完股票还要再增发?
资金,融资,再融资为什么有时候发行完股票还要再增发?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了会增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扩大融资规模。众多的上市公司融到资本后并未实现其盈利目标,更没有对投资者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只是列举各种展望一味的追求更大的资本追加投入赌明天机遇,赌未来命运。拿融资当救济,渡过运营难关。实在不可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理解为继续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增发一定程度上也有着稀释股权的成分存在,可以避免一家独大,但这个效果一般达不到,因为大股东的股权再稀释依然是大股东,反而是一些中等程度的股东和小股东,他们的控制权会越来越弱。
另外如果是回报投资者的话,一般而言,回购股票是对投资者来说更为有利的方式,这一点,在各类经典的财务管理或者公司理财教材上都有提到,但在中国的股市,却是增发盛行,而回购寥寥无几。
这次募资的用途,包括:360网络空间安全研发中心项目、360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研发中心项目、360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360智能搜索及商业化项目、360互动娱乐平台项目、360流量反欺诈平台项目、360智能儿童生态圈项目、360智能IoT项目和360新型智慧城市项目。
360自2月28日更名以来,股价已经腰斩,市值也从4000多亿降至2000亿出头。周鸿祎身价也缩水了300多亿。
2月28日更名当天,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其中周鸿祎以755亿元的财富跃居至第126名,比去年上升了666位。
360公司曾承诺,重组实施完毕后的2017至2019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亿元、29亿元和38亿元。即便按照2018年29亿净利润算,目前360的市盈率也超过70倍了。
今天有很多的朋友给我发来感谢留言说,墨老师,您太牛了,看了您的选股文章,我们也抓到了华控赛格的6个涨停,太感谢您了,您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下周可以布局的潜力股。
华控赛格在11月8日股价发文章讲解之后,这只股票也是连续的大涨6个涨停,很多看了本人选股文章的朋友,如果有提前建仓,是不是又赚了一波,应该还赚了不少,这一波的涨幅已经超过了77个点。
柘中股份这只股票,我们来看,在11月12日选出来后,这一波的涨幅已经超过了46%,这46个点的收益也是很多之前看过本人选股思路的新手股民所能抓到的一波收益。
今天再给大家来选出一只接下来有望从底部启动地短线潜力股。
上图这只股票,也是一只票价在底部震荡整理,目前放量上涨,后市将连续打板,能不能超过华控赛格的5个涨停,我们试目以待,想抓涨停的朋友,可以到朋友圈查看, 这次不要再错过了!
最后,对于下周的几只类...似华控赛格的利好个股已经选出,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到本人的朋友圈去查看。如果想学习这种在底部抓涨..停的选股方法的,手中持有个股被套或买卖点位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加我【 微信号:wuweicg 】一同交..流学习,墨龙看到大家的股票...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的问题可以拆分来理解和回答您
发行完股票:即首次IPO,新股
还要再增发:主要包括定向增发,配股和可转债
不论是首次发新股,还是定向增发或者配股,可转债,都是为了融资
重点解释下为什么还要增发
企业对于资金都是渴望的,非常渴望
而企业融资的途径主要有:
银行借贷:需要支付利息,且需要抵押
民间借贷:成本高
发行债券:需要支付利息,且到期还本
定向增发或者配股:成本低,无需支付 利息
从这几个融资方式对比就可以看出增发股票的优点了,由于股票是不需要支付利息且不需要还本,因此,融资额度高,成本小,当然成为上市公司融资首选
至于是否是坑人,那就要因具体情况而看了
所以,发了股票还要再增发,目的就是为了融资
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IPO 是可以募集资金的,但是不少公司并不满足与IPO募集的资金,而是马上就增发融资,原因较多,但是不能够仅仅以圈钱来诠释这一问题。
从政策上来讲,非公开增发再融资不是直接从二级市场圈钱,得到管理层的支持和首肯,也直接导致次新股再融资增加,管理层一直以并购和IPO募集资金而自豪,IPO融资少了,再融资多了也是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IPO募投资金不足需要再融资
我国IPO制度不断改革,经历了三高发行,资金超募饱受市场质疑和诟病,导致大量资金用于买房买车理财造成资金严重浪费,不仅有违资源优化配置,也严重冲击二级市场走势,伪市场化改革三年股市熊冠全球。14、15和16年再度进行新股改革,就是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让利23倍市盈率IPO,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资金募集不足。
典型的就是17年利益均沾的IPO制度改革,就是尽可能的多发IPO,为了顾及二级市场资金面,要求削减IPO募集资金,有的直接砍项目,有的压缩融资造成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严重不足,不能完成所有的募投项目,甚至于有的募投项目还需要解决部分资金或者缩减相应的投资规模。18年也有类似的问题,要求一些募集资金量比较大的公司减少募集自己,尽可能的消除投资者恐慌情绪。
上一篇:如何评价电影《万物生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