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生前那么忌惮司马懿,为何还要把司马懿留给曹丕?
司马懿,自己的,曹丕曹操生前那么忌惮司马懿,为何还要把司马懿留给曹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曹操生前那么忌惮司马懿,为何还要把司马懿留给曹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相邀。“是非成败皆成空,古今多少事,都付诸笑谈中”一部《三国》,让世人把曹操当成白脸奸相,也成为枭雄的代表人物,但《三国》中最悲催的人物是司马懿,一生为了魏政权呕心沥血,却始终为曹操父子猜忌,并多次要杀他以绝后患。那为啥曹操生前没有杀他,临死前却又嘱咐曹丕不要重用司马懿呢?
一,曹操杀司马懿的原因!
不为我效力,再有才华又如何?
曹操信奉的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听闻司马懿素有才智,就多次招揽他,但司马懿认为曹操为汉室奸臣,且耻于他“阉臣”出生,因此托病不愿为曹操所用,后在曹操威胁之下,才不得不投效曹操,但已引起曹操的杀心。
才华横溢招人忌,自古枭雄心多疑
司马懿少年时期就胸怀谋略。虽生于乱世,但“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是:“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其实就是曹操对世家子弟的防范和多疑性格的体现,从历史上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和对有能力的人的嫉妒和防范可见曹操是个性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建安元年,祢衡死了;在建安十三年,孔融死了;在建安十七年,荀彧死了。到了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杀了崔琰;到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杀了杨修。曹操一直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和“不拘一格用人才”,其实本质还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长相奇特引杀念,封建迷信害死人。
司马懿以“鹰眼狼顾”闻明于世。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而曹操因为一个“三马同槽”的梦,认为名字中含有“马”的人要夺取曹氏江山,因此杀了马超全家,又发现司马父子也是三人,就对司马懿也动了杀心,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杀司马,但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个甘做人臣的人,将来必定会干预我们的朝政家事。”但曹丕并没有把曹操的话当回事,任然重用司马家族。
防人之心不可无,杀人之心必须有
曹操从“衣带诏案”到“狱中醉酒案”,前前后后有十次要杀司马懿,但每次都被司马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的躲过。而曹操虽用司马懿的才能,但处处防备着司马懿,强行征辟司马懿后,只是安排他做了管理教化、礼仪之事的“文学掾”,一直到临死前头一年,因为曹丕的请求和重用,才任命他为太子中庶子。,但临死前仍交代曹丕“为父给你留下了司马懿,就如同给你留下了一个‘王莽’,你要学会用司马懿之才而去其害,纳丁仪之忠而防司马懿之奸,两得其用,不可偏废呀!”
二、曹操没有杀司马懿的原因?
千金买马骨,小鱼翻不了大浪花
曹操因为出生的原因,被“宦党”认为是士大夫一族,而士大夫一族却认为曹操是“宦党”。因此左右不被人认可,但曹操凭着枭雄的本能,拥有了一定的势力。可若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获得士族望门的支持和帮助。在“不论出身用人才”的同时,又必须考虑到世家望族的影响力。因此征用司马懿是一种态度,而不杀司马懿是一种平衡。通过司马懿让世人看到曹操的宽宏大度和求贤若渴,不杀司马懿是为了让有才之士能安心为曹魏政权服务,且曹操的势力也越来越大,已不是一个小小的司马懿能撼动的。所以曹操失算了啊,没想到“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啊,后人如此的不争气。
拼爹自古有之!
俗话说得好“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家族”,而司马懿所在的司马家族的家族史可追溯至夏商时期,而且千年以来代代有人才是河北河内的望族世家。与弘农杨氏、颍阴荀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这样的背景,在曹操羽翼未满的时候,司马懿就是“00544”啊!为了江山社稷,曹操只能忍。
打铁还需自身硬,想杀我,也要让天下人服啊!
司马懿自幼就聪慧过人,出仕后,迫于曹操的压力,怕丢了身家性命,只能靠自己的才能让曹操既恨又爱,因此他出奇谋,献良策,谨小慎微,“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讲条件,不讲价钱,任劳任怨,让曹操找不到任何杀他的借口。让曹操虽然觉得他是“鸡肋”,但还不得不重用他。
三、曹丕不杀司马懿的原因?
四个字:“靠”“忠”、“信”、“才”。
“靠”就是靠山。对司马懿而言,是不得不做到的,在明知道曹操想杀的心从没停歇过,那就必须找个靠山,好在关键的时候有挡箭牌。而曹操安排他辅佐曹丕,正好给他提供了机会,所以他抱个大腿,且反正是一死,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曹丕身上。
“忠”就是不懈余力的帮助曹丕继承大统,而正是他的奇谋善略和聪明才智,帮曹丕一次次化解危险,让曹植彻底失去了夺嫡的希望。也让曹丕看到了司马懿的忠心。
“信”是指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说司马懿是曹丕的第一心腹并不为过。正是司马懿的忠心耿耿,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是全方位的。曹丕即魏王位后,就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登基后,又任命其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221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可见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
“才”,司马懿是个大才,前期的小心隐忍,后期对蜀吴的远交近攻,无不显示他的才能,而正是他的才能,让曹丕不但不愿意杀他,还特别重用他,更是成为托孤大臣之一。
四、我以我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在文章的开头我说了司马懿是三国中最悲催的人物,为何这样说呢?我们可以看看司马懿的一生,一辈子小心谨慎,为了生存绞尽脑汁,在曹操时代,为了活命处处展现自己的才能,到了曹丕时期,为了报答曹丕的信任和赏识,殚精竭虑,不懈余力。。曹芳继位后,虽是托孤大臣之一,但处处遭曹爽排挤,只能韬光养晦,夹着尾巴做人。在身家性命受到威胁后,不得不发动政变夺取权力,诛杀曹爽。但任然对曹魏政权忠心耿耿。
纵观其一生,他和曹操有本质的区别,虽然都是把持政权,并后来改朝换代,但曹操是权利越大,欲望也越大,而司马懿是不得不为之。到其临终前,还对他的两个儿子嘱咐说:“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由此可见,致死司马懿都没有忤逆之心,但一切的一切,因为猜疑和嫉妒,让曹操的辛苦为司马懿的后人做个嫁衣,时也命也!
如果可以重来,我想曹操一定会不顾一切的杀了司马懿。但哪有这么多如果呢?这就是时事造就英雄,历史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